浙大附中在湄潭

浙江大学在遵义

浙大附中在湄潭
.喻克良

在抗止I 战争的艰苦年代中, 1940 年2 月,浙江大学西迁到
了贵州。.. .. .所隶属於浙大,各项校务均由浙大直接领导的年青的
中学一一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在山明水秀的贵州省湄潭县创立起
来了。它是拥有初中部、高中部和实验性的六年一贯制的完全中
学。从1940 年9 月至1945 年9 月共招生六届,经公开报名、考
试录取的学生中,大部分是浙大教职员工的子第、从广大论陷区
随家人逃难来的失学青年和从中国儿童保育院送来的“战争孤
儿”;以及相当一部分从川南和黔北各县来的本地学生。学生总
数最多时有六、七百人。浙大附中鼠然成立的时期不长,设备简
陋,但它师承浙大的优良学风,并以其较高的教学质量、严格的
考试制度,很快赢得了当时大后方贵州的三所最好中学之一的美
名(其他的二所是在贵阳花溪的清华中学和贵阳水口寺的国立+·
四中,后者的前身是南京中央大学实验中学即现今的南京师院附
中)。
浙大校长竺可桢兼任附中首任校长,并由浙大教育系教授胡
家健担任第一任主任。以后是朱正元、胡哲敷、朱希亮担任历届
校长。他们都是当时浙大的知名教授。附中的教员除由浙大的讲
师和助教兼任外,还延聘了大批来自江、浙知名中学的教师。如
王道弊、头耀卿、骆匡畴、廖慕禹、洪自明、张叶芦、孙嗣良、
周本湘、却i士奎、袁箴华等,师资力量很强。老师们有自己的教
育特色,并运用或借鉴浙大的教学经验,依靠浙大的教学和实验
设备,办好了这所崭新的浙大附中。记得当时高一·班主生物实验
遵渴史话699
课,周本湘老师就领导学生自己动手解剖昆虫,两人合用一架显
微镜。这在战时的环境条件下,能够这样方便地用大学的一些设
备来充实中学的教学手段,儿乎是,独一无二的。附中的行政、生
活管理等方面也师法浙大。在抗日战争的离乱、艰苦和大后方游
后、闭塞的复杂环境中,能创造出一个相对安定、宽松和高效的
学习园地,我觉得校长和老师们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这就是
浙大附中在短期内迅速走上轨道和取得突出成绩的一个主要原
因。
附中学生按学习成绩评定,每年约有70°/o可以享受公费待
遇,以资维持当时的最低伙食水平;其中又有约50o/o的公费
生,可以获得一套“罗斯福”布学生装。这些物质奖励,对于鼓励
处于极端穷圈境况的优良学生努力学业、成长为社会有用的人
才,无疑是卜分必要的。
当时处于抗战的艰苦年代、学生的伙食只能维持低水平。早
餐是稀饭和煮黄豆,中午和晚上是干饭和一盆炒蔬菜,几年来一
成不变。学生几乎全部位校。开饭八人一桌,菜里抽水很少,菜
量也不足。为了吃饱饭,菜必须十分省着吃才行。有的同学仿效
本地居民,用坛子随制炮菜佐餐,或者用辣椒粉拌饭吃。同学们
都已苦惯了心看到老师及其家属们也是一样的贫困,学生生活比
当地许多老百姓还好得多,也就不以为苦了。大家穿的多是些旧
的、补缀过的衣裳和从地摊上买来的旧成衣。那套“罗斯福”布学
生装,算是最好的礼服了。战时的小城湄潭,平常没有任何文娱
活动。不要说着电影和戏剧,连收音机也极难听到l 。同学们课余
的消遣就是打球、游泳、散步、打桥牌和坐茶馆。有时复习功课
也在茶馆。物质生活的匮乏与精神生活的丰富形成了鲜明对比。
学校的民主空气较浓,思想工作是开放式的,注意陶冶学生的高
尚情操和拓展学生的视野。阅报栏k贴有各个方面的报纸。英语
课常常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阅读能力,选用适当的英文书报上文
700 遵活史话
章、电讯作补充读物。重视科技教育,经常公布国内外有关的学
术动态。同学们课余还可以到隔壁的浙大校园(湄潭县文庙)去
看大学生们的《生活壁报》。大家县然面带菜色,但精神却毫不
萎靡。在运动场上,假日的据江两岸,常可见到同学们矫健的身
影。师生之间情谊很深,相互关怀。我们虽然身居偏僻小城,却
胸怀夭下大事,关心国家民族的未来。同学们把抗日爱国的热情
和刻苦攻读的行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在教学方面,浙大附中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它瞄准的目标
是国际一流中学的水平,培养能升入国内著名大学继续深造的学
生。学习课本除国文,中国史、地等必需中文以外,数、理、化
等大都用英文原版书,据说是参考选用英国伊顿中学的教材.学
生听课、笔记、作业、答卷都是中、英文兼用.要学好这些功
课,得先过好英文关。许多同学后来的英语会话、阅读和翻译能
力都是在那时打下的基础.当然,在这样严格的要求下,要考取
浙大附中是比较难的,入学以后淘汰率也比较高。附中的校训和
浙大一样是“求是”。建校之初,胡家健主任在全校大会上就讲过
一句西方谚语“A good begining is half done’(“一个好的开头等
於成功了一半’).从人校的第一天起,同学们就受到浙大传统
“求是’精神的熏陶,逐渐养成了自觉从严从实的学风.每天晚自
习,同学们通常是伴着桐油灯一盏学习到深夜.老师们学有专长
而又循循善诱,教书育人,堪称师表,使我辈得益匪浅,至今难
t立
我们的母校浙大附中,学习来自钱堵江畔的浙大学风,像鲜
花一样开放在抗战时期的贵州高原.在文化教育上给黔北以推动
和良好影响,为提高和增进当时当地的教育水平作出了→定贡
献.
1946 年春季,附中高中班在酒潭的最后一个毕业班即将离
校了。那时同学们曾传唱着周本湘老师作的毕业歌(调寄《江城
子》):
“辅歌一曲别情长。藕丝香,燕飞忙。回首春风,桃李又成
行。天下兴亡俱有责,愿比去,莫傍徨。
云程健阑及时翔。应难忘,耀炎黄。缺补金颐,重聚在钱
塘。留得他年寻旧梦,随百鸟,到据江。”
毕业歌寄托了在据历届毕业同学的爱国、奋进与惜别之情。
他们至今大多还保持着联系,并在国内外各地启己的岗位上作出
贡献。回忆当年的青春少年,而今已成花甲翁炬。县喜金阪已
补,而四化壮志未酬.伏杨老骥犹当奋蹄不止。
注:此文经浙大附中北京、江苏、贵州部分校友补充、修改始成。
(本文作者:人民解放军海军学院研究员,浙大附中1946 届毕业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