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Chen Ke)
男,1927年6月出生,浙江浦江人.1952年于浙江大学化工系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曾担任过化学系普通(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等职,1987年晋升为教授。
30多年来,陈克教授主要担任大学化学系一年级基础课无机化学的教学工作;80年代后曾为大学高年级学生开设选修课络合物化学;近年来又为研究生开设高等无机化学等课程。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已摸索出一套能适应无机化学不同层次要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还为兄弟院校培养过多名进修教师,教学效果显著。发表有关高等无机化学内容方面的研究论文有《角重叠模型浅释》(《大学化学》1987年第3期),《电子光谱中的“平均环境”规则及其应用》(《大学化学》1988年第4期).1983年起开始招收过渡金属络合物化学方面的硕士研究生,至今共招收了6名,已有3名毕业。
陈克教授重视教材建设,早在60年代就曾参加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化学》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70年代起参与了《普通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第一版)、《普通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二版)和《普通化学自学指导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的合编和统稿工作,参与了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原子结构》(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的合编工作,其中《普通化学》(第二版)荣获1987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等奖.
科研工作方面,他在60年代曾负责有机溶剂萃取的研究课题,发表的论文有《磷酸三丁醋对被的萃取》(《浙江大学学报》1964年第4期)。80年代后主要从事过渡金属络合物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尤其在1983年至1987年间负责中科院科学基金项目过渡金属混配络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催化活性的研究的过程中,首次合成了一系列铬(I11)的含户二酮的混配络合物,并利用电子光谱、红外光谱、顺磁共振谱、热分析等实验手段对结构进行了表征,对一些规律进行了探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获1987年浙江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三等奖.已发表的论文主要有:《铬(IlI)合介二酮混合配体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l)和(ID(《无机化学》1986年第l期和《无机化学》1987年第1期),((C哪司ik)clZL:型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年第3期),《Cr(声司k)C12L:型混配配合物的远红外光谱研究》(《科学通报》1987年第14期),《若干铬(llD含声一二酮混配配合物的冷冻态顺磁共振谱研究))(《化学学报》1988年第3期)等,还在1987年南京召开的第二十五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上发表了《若干锰(l11)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和《二(吞一二酮)氧钒(Iv)与含氮碱加合物的合成和表征》论文两篇.近期他正在从事多核锰配合物及其光合氧化水方面的研究.陈克教授对事业具有执着追求和献身精神,作风严谨,待人诚恳,业余对占典诗词和文学艺术有一定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