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霁光(Guo Jiguang)男,1934年2月出生,浙江嘉兴人.1956年7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动力工程系热能动力装置专业。1958年12月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现自动化系)过程自动化专业。同年分配到浙江大学任教,1985年晋升为教授。他是国家标准局全国医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工科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浙江食品工业》编委,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对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曾任生物医学工程及仪器教研室主任和科学实验仪器系副系主任,现任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副系主任(主持工作)。
他先后在机械系、电机系和热物理系从事测量和传感技术、过程控制与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的教学和研究_仁作。曾担任过10余门基础技术课、专业课和毕业设计工作。编写r《电路基本元件》、《电路的半导体器件》、《热过程自动化》、《测试技术》、《晶体管电路及仪表》、《热力设备自动调整原理》、《锅炉调整系统分析及整定》、《自动调节器》、《专业俄语讲义和词汇集》等教材10余种共20余册。1979年后,在科学实验仪器学系和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任教,担任PASCAL语言程序设计、微机操作系统、医用数据库、PASCAL语言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在生物医学中应用、生物传感电子学、生物仪器学和生物信息处理等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
1980年至1982年在美国威斯康辛一一麦迪逊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电和计算机工程系以及生物医学_L程研究室任访问学者.回国后,从事生物医学信息处理和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医学仪器系统设计与研制的发展工作.他曾先后从事热控工程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及仪器专业和生物科学与技术等新专业的创建和发展工作。
50年代,他研究超声测量用相位计,超声除微尘和电液控制器。60年代,开始研究工业控制对象动态特性,自动控制器和自动控制系统的最佳整定方法以及从事电液控制技术的工业应用研究,在国内较早地研制成功实用的场效应晶体管的力矩马达型电液控制器.他解决了气动精密定时器的技术关键,成功地实现了定时精度与定时间长短无关的精密气动定时器,精度达到士0.5%.80年代初,从工业信息与系统的研究领域扩大到生物医学信息研究领域.同时开始生物医学信息处理和机理研究以及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仪器的研制工作。研究高频心电的形成机理及其计算机分析系统、动态心电监护系统的自学习,多个微处理器’的系统设计,数据库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在仪器系统中的应用以及人工生命维持系统的研究.他先后获得国家教委科学基金和博士点基金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开展神经电图、脏器保存系统、高频心电机理研究和肾脏离体生存机理研究等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近20篇,参加编著和译著共3种。
葛弄光教授近期的研究方向为生物信息处理功能的机理,这是生命科学的前沿,是21世纪将要深入探索的关键领域之一。他在致力于研究生物信息的处理功能过程中,积极参与物化型和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和生物医学仪器系统的研制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