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修订间差异

添加8字节 、​ 2019年9月23日 (星期一)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陈立(1902.07.22-2004.03.18))
陈立(1902.07.22-2004.03.18))
<br>心理学家,工业心理学家,教育家。在中国最早采用因素分析研究方法。发现智力的因素组成随年龄而简化,批判了斯丕尔曼g因素不变的论断,得到了心理学界的公认。积极倡导并投入我国第一个工业心理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工作,创建了中国工业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基地,为中国工业心理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br>  心理学家,工业心理学家,教育家。在中国最早采用因素分析研究方法。发现智力的因素组成随年龄而简化,批判了斯丕尔曼g因素不变的论断,得到了心理学界的公认。积极倡导并投入我国第一个工业心理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工作,创建了中国工业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基地,为中国工业心理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br>  陈立,字卓如,1902年7月22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一个普通手工业家庭。5岁时,母亲患病去世。在父亲的艰苦支持下,勉强读完初小。毕业后,为生计所迫,外出学手艺。初学刻字不成,后改学鞋匠,因愤于师傅的浪荡行为不告而别,回到家里。小学老师张子谋悯其遭遇,煞费苦心替他争取到一个食宿免费名额,才得继续进培元小学学习。他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勤奋,成绩优异,在七省教会学校统考中得第一名,于1918年免费升入武昌博文书院读中学。入学后,他一边阅读了大量原版经典著作及不少哲学和社会科学书刊,一边投身到追求真理的正义活动中去。历任博文书院学生会主席,湖南在湖北求学学生的旅鄂同学会会长,从事一些倾向革命的宣传活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组织同学上街请愿,露宿街头,不幸父亲在当晚逝世。他与当时在武汉的进步学生还利用报刊开展宣传工作。曾帮助胡石庵创办在汉口出版的《大汉报》的副刊,介绍新思潮,后又担任长沙《湘报》的特约通讯员,在该报上连续发表了《科学概论》的译稿,直到被迫停刊为止。
<br>
<br>  陈立,字卓如,1902年7月22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一个普通手工业家庭。5岁时,母亲患病去世。在父亲的艰苦支持下,勉强读完初小。毕业后,为生计所迫,外出学手艺。初学刻字不成,后改学鞋匠,因愤于师傅的浪荡行为不告而别,回到家里。小学老师张子谋悯其遭遇,煞费苦心替他争取到一个食宿免费名额,才得继续进培元小学学习。他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勤奋,成绩优异,在七省教会学校统考中得第一名,于1918年免费升入武昌博文书院读中学。入学后,他一边阅读了大量原版经典著作及不少哲学和社会科学书刊,一边投身到追求真理的正义活动中去。历任博文书院学生会主席,湖南在湖北求学学生的旅鄂同学会会长,从事一些倾向革命的宣传活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组织同学上街请愿,露宿街头,不幸父亲在当晚逝世。他与当时在武汉的进步学生还利用报刊开展宣传工作。曾帮助胡石庵创办在汉口出版的《大汉报》的副刊,介绍新思潮,后又担任长沙《湘报》的特约通讯员,在该报上连续发表了《科学概论》的译稿,直到被迫停刊为止。
<br>  1924年起,陈立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理化专业。他除学习物理学、化学等必修课外,还选修了不少生物学课程,如普通生物学、遗传学、细菌学等,每周有时竟有7个半天的实验室实验,这为他后来的科研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28年毕业后,他回到武昌博文书院任教并兼教务主任。除一般教学外,他还在晚间给学生系统介绍“进化论”,引起该校英国教士的极大不满而给他警告。
<br>  1924年起,陈立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理化专业。他除学习物理学、化学等必修课外,还选修了不少生物学课程,如普通生物学、遗传学、细菌学等,每周有时竟有7个半天的实验室实验,这为他后来的科研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28年毕业后,他回到武昌博文书院任教并兼教务主任。除一般教学外,他还在晚间给学生系统介绍“进化论”,引起该校英国教士的极大不满而给他警告。
<br>  1930年陈立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湖北省公费留学英国,被推荐到伦敦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C.E.斯丕尔曼(Spearman)教授门下攻读心理学。仅1年时间就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进入实验研究阶段。他研究了O因素,一个当时尚无人系统研究过的课题。还花了一个学期到剑桥作“持续工作过程”的研究,获得F.C.巴特列特(Bartlett)教授的赏识。1933年5月,陈立获得了英国伦敦大学理科心理学博士学位。1933年6月,陈立来到英国工业心理学研究所。仅半年时间,就写出了4项研究报告。其中1篇得到所在地的厂长的高度评价,研究所将这篇论文发表了。而在该工厂工作的心理学家亨特则认为另一篇关于优化工作程序的论文有更重要的意义。
<br>  1930年陈立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湖北省公费留学英国,被推荐到伦敦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C.E.斯丕尔曼(Spearman)教授门下攻读心理学。仅1年时间就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进入实验研究阶段。他研究了O因素,一个当时尚无人系统研究过的课题。还花了一个学期到剑桥作“持续工作过程”的研究,获得F.C.巴特列特(Bartlett)教授的赏识。1933年5月,陈立获得了英国伦敦大学理科心理学博士学位。1933年6月,陈立来到英国工业心理学研究所。仅半年时间,就写出了4项研究报告。其中1篇得到所在地的厂长的高度评价,研究所将这篇论文发表了。而在该工厂工作的心理学家亨特则认为另一篇关于优化工作程序的论文有更重要的意义。
第19行: 第20行:
<br>  关于O因素的研究 当时,心理学家J.C.弗卢杰尔(Flugel)等人曾对此进行过一些零星研究,但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存在一些漏洞。1931年,陈立结合心理物理学和心理测量等方法,首先克服实验仪器设备缺乏的困难,选了120名初中学生作为被试,对智力操作和感觉阈限等进行起伏现象的研究。这是对O因素取材最广泛而且是用个别被试进行的繁复实验室研究,对O因素的确定作出了比较详细的验证,同时证实了O因素变化的周期。
<br>  关于O因素的研究 当时,心理学家J.C.弗卢杰尔(Flugel)等人曾对此进行过一些零星研究,但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存在一些漏洞。1931年,陈立结合心理物理学和心理测量等方法,首先克服实验仪器设备缺乏的困难,选了120名初中学生作为被试,对智力操作和感觉阈限等进行起伏现象的研究。这是对O因素取材最广泛而且是用个别被试进行的繁复实验室研究,对O因素的确定作出了比较详细的验证,同时证实了O因素变化的周期。
<br>  该研究从内容说,它将弗卢杰尔从疲劳入手研究O因素推到从注意入手进行研究。这样就使得研究不囿于单一因素。从方法论讲,则从各种途径去突破单因素的局限。在该研究中,陈立对单因素分析,即斯丕尔曼的四差法亦提出不同的看法,倾向于多因素,突破了斯丕尔曼的研究框架。其结果写成博士论文《感觉阈限和智力活动中的起伏》。斯丕尔曼在其两卷集的《历代来的心理学》一书中曾加以征引。弗卢杰尔把该论文摘要地编入《智力波动的最新探讨》一文中发表。论文的最后一章O因素起伏的周期,在《英国心理学》杂志发表。因其采用移动平均法,而使时相的测量得到一个新的处置。这一统计方法的改进,倍受同行称道。一位澳大利亚心理学家称它是“对时相分析的一个新模式”。
<br>  该研究从内容说,它将弗卢杰尔从疲劳入手研究O因素推到从注意入手进行研究。这样就使得研究不囿于单一因素。从方法论讲,则从各种途径去突破单因素的局限。在该研究中,陈立对单因素分析,即斯丕尔曼的四差法亦提出不同的看法,倾向于多因素,突破了斯丕尔曼的研究框架。其结果写成博士论文《感觉阈限和智力活动中的起伏》。斯丕尔曼在其两卷集的《历代来的心理学》一书中曾加以征引。弗卢杰尔把该论文摘要地编入《智力波动的最新探讨》一文中发表。论文的最后一章O因素起伏的周期,在《英国心理学》杂志发表。因其采用移动平均法,而使时相的测量得到一个新的处置。这一统计方法的改进,倍受同行称道。一位澳大利亚心理学家称它是“对时相分析的一个新模式”。
<br>
<br>  对g因素的研究 1939年陈立针对斯丕尔曼提出的g因素不变说(至少从9岁到18岁不变),开始对智力发展规律展开研究。他编了10种测验,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近800名学生(相当于9到18岁这一年龄范围)进行测试,计算了近400个相关数据,进行了繁复的因素分析。结果证明因素组成随年龄增长而简化,这一发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他写成的论文《一套测验在不同教育水平的因素分析》在美国《发展心理学》杂志上发表后,受到国际心理学界的高度重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纳斯塔西(Anastasi)首先在他的《差异心理学》中加以引证。后来,泰勒(Tyler)在其《人类差异心理学》中认为该文是对g因素的发展研究划阶段的论著。亨特(Hunt)在《智力与经验》一书中则将陈立的结论和当代发展心理学权威J.皮亚杰(piaget)的“守恒”由水平参差到划一的理论相印证。事实上,皮亚杰的理论类似于陈立论文中的结论,即因素模型逐渐简化的观点。智力的发展是循分化还是整合的途径展开,迄今仍无定论,但陈立的研究与结论无疑是至今仍在热烈争论的智力发展问题的肇始之作。
<br>  对g因素的研究 1939年陈立针对斯丕尔曼提出的g因素不变说(至少从9岁到18岁不变),开始对智力发展规律展开研究。他编了10种测验,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近800名学生(相当于9到18岁这一年龄范围)进行测试,计算了近400个相关数据,进行了繁复的因素分析。结果证明因素组成随年龄增长而简化,这一发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他写成的论文《一套测验在不同教育水平的因素分析》在美国《发展心理学》杂志上发表后,受到国际心理学界的高度重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纳斯塔西(Anastasi)首先在他的《差异心理学》中加以引证。后来,泰勒(Tyler)在其《人类差异心理学》中认为该文是对g因素的发展研究划阶段的论著。亨特(Hunt)在《智力与经验》一书中则将陈立的结论和当代发展心理学权威J.皮亚杰(piaget)的“守恒”由水平参差到划一的理论相印证。事实上,皮亚杰的理论类似于陈立论文中的结论,即因素模型逐渐简化的观点。智力的发展是循分化还是整合的途径展开,迄今仍无定论,但陈立的研究与结论无疑是至今仍在热烈争论的智力发展问题的肇始之作。
<br>  陈立的这些理论研究,确立了他早期在国际心理学界的地位。
<br>  陈立的这些理论研究,确立了他早期在国际心理学界的地位。
55,07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