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树玉(Wang Shuyu)男. 1933 年10 月出生,江苏常熟人. 1952 年毕 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系结构 组,分配到浙江大学土木系任教. 1985 年晋升为教授. 曾任土木系施工教研宝 副主任、水利教研室副主任与水工结构 教研室主任.现在的社会兼职有《科技 通报》、《计算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期刊 的编委,建设工程现代设计法协会理 事,水利部高校水利水电类专业教学委员会委员等。
1966 年以前,汪树玉教授担任过结构力学、建筑结构架 设、建筑施工、水利工程施工与组织计划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1969 年起讲授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井从事这方面的教材编 写和有关研究,如钢丝网水泥结构的计算与性能,自应力水泥, 以及它们在管道、薄壳渡槽、双曲扁壳闸门上的应用,发表这方 面的论文与资料6 篇.其后,进行计算机在土建上的应用研究, 编制有单层厂房排架分析与配筋计算的通用程序,开设算法语言 课等。
1982 年底,他以访问学者身份去美国图森市(Tucson)亚利 桑那(Arizone)大学土木系进修. 翌年6 月转至美衣阿华市(Iowa City)衣阿华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心学习。现主要致力于结构 分析与优化设计和系统工程的应用研究,为研究生开设优化原理 和方法、结构优化设计等课,并指导硕士研究生。
近5 年来,汪树玉教授先后发表有关结构分析、优化算棒、 敏度计算和工程设计优化方面的论文近20 篇,分别刊登于国内 外的学术刊物或会议论文集上.如: Sensitivity Analysis in Shape Optimization of Continuum Structures, Computers and · Structures 1985 . 5; 《最优性准则怯及其在交叉提系上的应用》( 《水利学报》1988 年第1 期); A Flexible Polyhedron Method with Monotonicity Analysis, Proceedings of the V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Water Resources MIT. USA. 1988 6;论文《考虑地形条件的拱坝优化设计》( 《浙江大学学报》1983 年第2 期), 1981 年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 秀学术论文奖, 《形状优化中的灵敏度分析》(《浙江大学学报》 1985 年专辑), 1987 年获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优秀学术论文奖 励.编著的《优化方桂与优化设计》、《优化原理、方法与工程应 用》,将分别囱水利电力出版社与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汪树玉教授从事过定向爆破、钢丝网水泥与自应力钢丝网水 泥、结构优化设计等课题的研究. 其中水工建筑物体型优化的原 理与方搓,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赞助.目前, 他还进行系统 工程应用与工程反分析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