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青 女 1934年11月出生。1956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化工机械专业,同年分配至浙江大学化工系任教,为化自专业创立时的首批教师之一。1957年至1958年随王骥程先生一起在清华大学生产过程自动化班学习后,至今一直从事化工自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和1988年分别晋升副教授和教授,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节能技术委员会理事。曾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化工计量管理协会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浙江省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炼油化工自动化》《化工自动化及仪表》及《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杂志编委。
人物简介
曾参编过全国第一本高校统编仪表教材《热工测量仪表》(中国工业出版社1961年),曾主编和主审过《气动调节仪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化工测量及仪表》(化工出版社1981年)、《自动化检测技术与装置》(化工出版社2004年)等教材。曾主讲“测量仪表”、“调节仪表”、“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两相流检测技术”和“仪表可靠性估计”等5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作为学科带头人之一,带领仪表方向的教师成功申请了“自动化仪表与装置(1990年,现为“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硕士点和“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博士点(1996年)。1986年与原化工系陈甘棠教授一起联合国内各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创立“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并于当年在浙江大学召开了全国第一届多相流检测技术学术讨论会。目前该委员会已具有相当的国际知名度,已成功召开了7届国内学术会议和4届国际学术会议,对多相流检测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20多年来,作为学科带头人在过程检测和自动化仪表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重大基金子题)5项、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及多项部省级科研项目。结合科研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7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培养博士16名,硕士15名。获省部级奖2项,1991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颁发的科技贡献奖(Plaque of Appre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