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森(1897-1984)
1898年生,河海工科大学毕业,教授 1940年11月到浙江大学工作 1949年8月一1950年7月任土木系系主任。
字挺三,出生在平阳县山门镇大岙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从事高等教育40 多年,是我国著名的测量学专家,浙江大学土木系主任、教授;建国后,浙江省政协一、二、三届委员,浙江大学工会副主席。
张树森先生8岁进入山门致用初等学堂读书,后转入平阳高等小学堂(设在昆阳)就读。由于受平阳近代著名教育家刘绍宽、陈子蕃的影响,张树森先生从小就立下“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夙愿.高等小学堂毕业后,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前身).当时从山门到温州交通十分不便,除了水路可以坐船外,其他均要步行。有钱人家的子弟自然可坐车坐轿,而张先生却是脚穿布草鞋,肩挑竹笼翻山越岭。在校读书更是省吃俭用,而购置新书却是不惜代价。新书在手,挑灯夜读,孜孜不倦。故此,他品学兼优,诗文都好,常受老师表扬。他如要走上仕途也并不难, 可他没有这样做。张树森深知, 水患是中国人民的重大灾难之一,为了能给人民解除痛苦,省立十中毕业后,便选择了治山治水的专门学校一江苏河海工程高等专科学校,这样既能学到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科学救国”的愿望,又能为子孙后代造福.这时正当五四运动前后.国家政治腐败,军阀混战,战祸连年,民不聊生,一个普通农家本来就很难供养子女上大学,何况张先生的父母又在这段时间病故,掌管家庭经济的哥哥感到负担越来越重,于是提出要分家。这对张树森来说,犹如雪上加霜.经济压力并没有使他屈服,更动摇不了张先生为国为民求学的志向。他下决心把部分田地出卖, 同时劝说夫人将陪嫁的嫁妆、首饰变卖,供他修完学业。河海工程离等专科学校毕业后,由于张先生成绩优异,学校动员他出国留学,并为他办好赴日本留学的手续。于是张先生返回老家与夫人、旅亲商量.由于山门大岙是个穷山区,族亲、朋友也着实无能为力,最后还是因为凑不起川资而放弃留学日本的机会。据张先生说,就是因为没有留学,在1941年晋升教授时,碰到了麻烦:从教学能力、学术水平来说,他是超过一些留洋博士,仅仅因为没有留学耍把他卡下来.张先生愤忿万分,便拿出自己的专著《最小二乘数》、《平面测量学》等书,据理力争。在大量事实面前,教授的职称最后终于通过了。
张先生赴日留学不成,即到福建泉州、厦门等地从事水利工作.在治理江何过程中遇到难题,他一方面向当地农民了解实情,向老工人请教;一方面努力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积极探研新技术。在几年的兴修水利中,他看到当地官员贪污成风,国民政府腐败无能,于是张先生成为《新青年以《觉悟》等进步杂志的常
年订户。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张先生深感光靠科学技术不能从根本上解除人民水患之苦。“科学救国”的夙愿难以实现,不久便放弃具体的水利工作,到南京中央大学任教,努力探索“教育救国”之路。张先生教学十分认真,学生的作业均是精批细改。土木工程属于理科.但学生作业中出现错字病句,他都一一给予更正。张先生讲课语言简炼、清晰,讲稿全部是自己编写的。由于张先生有多年水利工程实践经验,所以他讲的课特别生动、实际、管用,很受学生欢迎。南京沦陷前夕,为避灾祸,张先生带领家小匆忙返回山门老家.为生活计,白天他和两个儿子一起务农,夜间挑灯著书,总结十多年治山治水经验和教学经验,生活十分艰辛。
19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以后,制订了一整套“溶共”、“防共”、“反共”政策.国民党当局还不断挑起事端.破坏国共合作抗日,不时封闭和解散抗日组织,在浙南到处搜捕共产党人和迫害进步人士。为了加强浙南反共剿共力量,是年10月,国民党当局任命张韶舞为平阳县县长。张韶舞到任后,得知张先生在中央大学任教多年,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如今退避在家。张韶舞企图利用张家同姓关系,要拉张先生下水,于1940年初写信给张先生,邀他到平阳县当秘书.张先生断然予以拒绝,并对着送信人的面,将张信撕毁。为了避免今后引跑不必要的麻烦,张先生即赴龙泉浙江大学分校任教,不久又转至贵州遵义浙大本部任教〈浙江大学1940 年2 月迁至贵州遵义, 1946 年迁回杭州)。
在浙江大学任教期间,张先生始终站在进步学生一边,例如1947年10月,因浙江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子子三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所引发的一次全国规模的学生运动。学生再次高举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大旗上街游行.张树森跟竺可桢、苏步青等进步教授一起,坚决站在学生一边,并掩护一批革命学生,使之免遭迫害。尔后,张先生又进一步支持大女儿张秉珠参加浙大地下党活动。为感谢这些进步教授对革命的支持,1949年春节,地下党以“中共杭州市工委”的名义给他们邮寄了贺年片。
张先生对家乡的教育事业十分关心和支持. 1942 年暑期,他回家探亲。“雁中”创始人陈锋民先生,为了解决“让贫寒子弟和年轻学生就近入学” , 筹办“平阳县私立南雁战时初中学生补习学校”,来同张先生商量,并聘他为校董事会名警董事.张先生欣然同意.并鼎力相助。根据当时法令,私立中学要经浙江省教育厅审批立案,否则,学生学业成绩政府不予承认.当时省教育厅已搬迁至景宁,又因温州、丽水业巳沦陷,水路不通,从水头至景宁只能沿着文成、泰顺山路行走. 而“雁中”立案问题又非解不可。陈、张两人就下决心,背干粮,穿布草鞋,白天在崇山峻岭中行走.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些溪水; 天黑了,便在临近农家歇脚. 如此接连步行五天,才到景宁办完“雁中”立案工作。可是他们从来没有向同事们诉说过. 1950 年春,土地公山、大番革命老区人民,为了能让子弟就近上学,要在大番口办一所小学, 可是缺乏资金. 他们去信给张先生要求资助.张先生当即回信,将大岙老家的田地全部送给学校作为校田,又托当地老党员清理大岙家产、谷物,将其全部拍卖,作为建校资金.在张先生的资助下, 大岙小学很快地兴建起来.这座小学校舍一直延用至今.几十年来,它为当地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