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兰(1928- )
刘湘兰,女,1928年4月出生,湖南澧县人. 195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53年调入浙江大学任教。曾担任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数研室主任。1985—1987年期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与布朗大学教授合作进行生物无机化学方面的研究。1988年,晋升为教授。1989年退休。曾被选为浙江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和浙江省第六届政协委员。
刘湘兰教授从事基础教学工作39年,在普通化学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为该课程的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作过不少贡献。仅从1980年以来在各种刊物中发表的有关该课程的教学论文就有11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对国内非化工类专业捋通化学数学情况的调节E分析》(浙江大学《教节研究》1980年第1期),《谈谈国外普通化学教学的一些情况》(《化学通报》1980年第10期).《原子的波动力学模型图示教学研究》(浙江大学《教学研究》1982 年第l期),《对普通化学中热力学部分的教学探讨》(《化学通报》1982年第3期),《浅谈建筑设计中的环境化学》(浙江大学《教育研究》1988 年第1、2期)。
她参编(或合编)、编著及主编的教材和课外读物共有14本(其中参编的教材9本,编著的课外读物1本,主编的课外读物4本)。它们是:《普通化学(第一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出版),《普通化学实验(第一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出版),《普通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年出版), 《普通化学补充讲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出版), 《普通化学(1981年修订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年出版), 《普通化学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年出版),《普通化学自学指导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年出版) ,《普通化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年出版), 《普通化学学习指导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年出版),《电流、化学与生物》(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年出版),《非金属元素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年出版),《金属元素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年出版),《化学平衡的启迪》(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年出版),《有机宝库一一石油和煤》(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年出版)。
由于上述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的成绩,她曾获1988 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优秀教材一等奖, 1984年浙江大学教材集体一等奖, 1984 年浙江大学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
在科学研究方面,刘湘兰教授曾从事过鲸和锚的提取、太阳能电池化学褒光材料、建筑涂料、生物无机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招收生物无机化学的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太阳电池荧光聚光器》(《化学通报》1986 年第11期)。1985年至1987年期间曾作为访问学者赴美,与美国布朗大学的几位教授合作进行血红素咪唑效应的模拟的研究,并联合发表了论文: Kinetic Study of Halide Ionization from Cobalt (III) Porphyrin Complexes, Inorganic Chemistry, 1988,27 ,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