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树(1934 - )
丁元树,稻作专家。从事稻田种植制度研究,总结了浙江省稻田发展新二熟制,为浙江省粮食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丁元树, 1934年7月14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郊区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一生从事农村中小学教育。丁元树在小学读书时,眼看广大农民由于没有文化,农业产量不高,劳动艰苦,生活艰辛,对农业、农村、农民有了一个深刻的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初中毕业,考入了宁波农业技术学校,离开家乡远赴奉化溪口读书。当时的农业技术学校由于新创办,没有固定校舍,临时借用当地空闲房舍,读书生活十分艰苦。三年读书期间,可以说是在劳动中建校,在建校中读书,培养了其劳动习惯,同时也对农业劳动有了初步认识,对农业劳动艰辛有了体会,并学会了整地、中耕、除草、修剪、施肥等基本的农事操作, 1953年农校毕业后考入经过院系调整后的浙江农学院(现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前身)农艺系,攻读农艺。在大学读书期间,他对植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上植物学实验课,通过精心观察比较,学到了很多植物学基本知识,并对农业研究有了进一步认识,使他坚信实践出真知,他在大学读书期间完成的第一篇综述性论文《冬天植物的耐寒性》,后被刊用于《生物学通报》。195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教研组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1958 年农业“大跃进”运动时,他随考察团第一次赴农村考察,看到不切实际的水稻产量放“卫星”的虚假报道,使他认识到,广大农民掌握了农业科学知识,粮食产量才能不断提高。从而他下定决心,要致力于水稻耕作栽培技术研究,从此走上了研究稻作增产技术的道路。
1961 年浙江省绍兴县东湖农场率先在省内试种春粮一一连作稻稻田新三熟制,并获得初步成功,使稻田全年单产有了突破性提高,引起了广泛关注,全省农业有关部门组成了调研组,深入现场进行调研总结,他随全国著名耕作学家沈学年教授等人,在绍兴县长期蹲点随访,总结提出了稻田新三熟制“四良”(良田、良制、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在良法中关键是如何延长双季稻育秧的秧龄,并保证不早穗和迟穗。提出这一观点后,使新三熟制的成功率大幅度提高,由此新三熟制的推广面积迅速扩大,全年粮食单产不断提高,在稻田改制上取得极大成功。为此在1979 年召开的浙江省科学大会上,“浙江省稻田耕作制度改革调查研究”项目获得了一等奖。随后他也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论文,其中“论浙江省合理耕作制度的建立” 一文,提出了在浙江省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合理多种、高产多收是提高粮食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获得了广大同行的高度评价,也被浙江省生产实践所证实。随着浙江省双季稻面积的扩大,栽培技术问题日益增多,他从生产实际中探索问题所在,对双季稻的育秧、施肥、种植方式等进行了系列研究,并编著了《水稻栽培》和《浙江粮食及吨粮技术》等专著,他在40 多年的工作中,共发表研究论文40 余篇,编著有关水稻栽培专业书籍近10 本。有5 项科研成果被授予浙江省科技进步奖,并因此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从事农业科研、教育工作的40 多年中,他也不忘为社会多作贡献,他先后担任过浙江农业大学副校长,兼任过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央农业干部管理学院浙江农大分院院长等职,并长期担任过浙江省作物学会理事长、浙江省农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等职。
坚信实践出真知、科研要创新
由于他从小学高年级起就在农村小学寄宿读书,与农业、农村、农民接触也较多,尤其是对农业劳动的艰辛更有深切的体验,特别是初中毕业考入农校后,对农事劳作的实践机会也更多,印象最深的是锄头装柄,初始怎么也装不好, 一用力就脱落,而学校农工不但装得快,也有经验,在新锄头装好后, 立即入水浸泡一段时间,这样使用起来就不易脱落了。这一小事对他触动很深,任何经验技术始于实践,从实践中不断积累知识和提高技术,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大学毕业留校工作后,他选择了水稻栽培研究方向,在布置田间试验时,由于不会插秧,都是试验农工协助完成,这对他感触很深,既然从事水稻研究,插秧技术一定要学会,他在校试验场实习劳动时,硬是花了一些时间,基本掌握了水稻插秧技术,这对他从事水稻栽培试验研究,有了很好的实践基础。“实践出真知”这句话从此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实践也证明,他的很多水稻栽培研究内容都是源于实践。早期在双季早稻育秧时,常常碰到低温寒害引起烂秧,而用尼龙薄膜搭架防寒育秧,育秧成本较高,管理起来也麻烦,他在实践中想到为何不直接用薄膜盖在播种后的秧板上,经过试验水稻育秧早期完全可以采用平铺盖膜,不需要搭架。在农村推广这一技术时,有些农民还不相信,认为平铺盖膜出苗后会伤秧尖。经过对比试验,没有伤苗这回事,农民也就接受了这一技术。又比如在三熟制早稻如何施用追肥问题,以往都是重施分藤肥,促使早发多穗,但实践证明这一追肥技术不仅使出穗时间推迟,还使穗子大小参差不齐,通过试验得知,由于三熟制早稻秧龄长,插秧时很多秧苗己带有分囊,如果再重施分囊肥, 一些迟生小分囊必然影响出穗整齐,如果改重施分藤肥为早施分囊肥,加上适时施穗肥,这样出穗不齐和出穗时间推迟问题就基本解决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农衬一部分年轻劳动力开始进城务工,农村务农劳力显现不足,原来一些精耕细作技术受到影响,农民急需省工省力的栽培技术,由此他开始研究双季稻直播栽培技术,提出品种、保苗、防草、防倒是双季稻直播必须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实践证明解决这些问题,和单季稻一样,双季稻也可进行直播栽培,并可获得高产。
他除了注重科研思路要来自实践以外,还十分注意农业科研的创新,特别在指导研究生进行试验时,课题的提出必须坚持创新,比如他较早提出从生态角度(光、温、水)研究早稻的结实问题;在单季直播稻的基础上,他首先开展双季直播稻的研究课题;在重视粮食作物的同时,对经济作物也不能放松,他对西瓜田间作春玉米这一技术,专门列题开展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功。浙江省是一个多熟制地区,普遍种植水稻,他首先研究了年内水旱轮作的作用及其机理,进一步扩展了稻作研究的内涵。
农业研究工作要坚持为“三农”服务
几十年来,他除了深入生产第一线,从事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外,还把掌握的农业知识和技能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γ 受到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的好评。早在青年时期,他就编写农业科普读物,如《早稻育秧技术问答》、《水稻的一生》、《水稻栽培及农业技术问答》等。图书出版后深受农民欢迎,不仅索要的人多,农村干部还邀请他去直接给农民上课。为此他不止一次获得过农业科普图书奖。到了中年他已成为一个知名的稻作专家,不仅同行们熟悉他,农村有关稻作技术上的难题,也不时上门向他请教和咨询。比如推广双季稻时,早稻插秧后常常发生生长停顿现象,浙江农民叫“发僵” 。引起发僵的原因较多,他深入现场调研后,指导农民插秧越浅越好,以插牢为准,插秧过深会导致发僵;插秧时不宜现整地现插秧,一般是前一天整地,待土壤稍沉实,第二天再插秧,这样可减少发僵发生。又比如在推广稻田化学除草时,常有药害发生,有的属于除草剂质量不好,也有的是使用技术不当引起的。农民常常提出药害发生后,要不要翻耕再种的问题。他多次深入现场后,告诉农民是否翻耕再种的标准是:发生药害的稻苗如果根系生长正常,地上部心叶不枯黄,不需要耕翻重种:反之,表示药害严重应该耕翻掉。他老年时,虽然深入现场机会减少,但仍不忘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经常搜集资料,利用一切机会宣传农业上的先进经验和成熟的农业科技成果。由于种稻的经济效益较低,影响农民的种稻积极性。他在稻田的种植制度上,提出种稻与种菜、种稻与养菇、种稻与种中草药材相结合,以提高种稻’农民的收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粮食形势同改革开放前相比,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村种粮已不是唯一的主要任务,而农民如何增收已成为一个最迫切的问题。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既要重视耕地的有效利用,又要保持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浙江省人多地少,这一基本省情不会有根本变化,因此必须坚持耕地不能挖塘养鱼和种植多年生经济作物,这是一个主要战略思想,他始终坚持这一思想,也是他一生从事农业研究最深的认识。
学以治人、德知共进,坚持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他为人谦和,工作认真细致。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他坚持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坚信教育的目的是学以治人、德知共进。20世纪80 年代他一度担任学校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作,其中有一件事使他对教书育人有了更深的认识,有一学生因多门课考试不及格,教务处报请退学处理,尽管当时学生中学风不是很好,但他没有立即批复,而是要求教务处查清该学生多门课程不及格的原因,后经了解是该学生因精神紧张,长期失眠,精力不能集中所致,经研究后允许该生回家休学一年,调养身体。后来该生回校圆满完成学业,毕业后回乡工作,成绩突出。此事使他更加明白教书育人的真谛和教育的目的所在。他在教育安排中,始终坚持循序渐进,强调打好基础的重要性,因此,十分强调基础课课程和基础实验室建设,极力抓好基础课教育,以适应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学校的毕业生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除在农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外,还在能源、研究、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医药研究等领域获得重大成就。
他对研究生的培养也有一些独特的见解。要做学问,先学做人,他注重研究生人格的培养,充分发扬求是精神。强调一个好的研究生应该具有高尚的品格,非常热爱自己的专业,在学习上不应是被动的要我学,而应是主动的我要学。因此,在研究生培养中,首先培养研究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然后才是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方法上,强调自学,导师只是引导,鼓励学生独立的思考和钻研精神;十分注重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他亲自指导和培养的研究生中,现在有的担任教授、单位领导等职,有的成为企业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常常鼓励学生,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要怕竞争,只有在竞争中才能更快地成长,才能发挥出自己更大的潜力。
(王人民)
简历
1934年7月14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东郊镇。
1953-1957 年在浙江杭州浙江农学院学习。
1957-1998 年在浙江杭州浙江农业大学任教。
1983 年至今任浙江农学院农学系副教授、教授。
1979-1983 年任浙江农学院农学系副主任。
1983-1989 年任浙江农业大学副校长。
1985-1989 年兼任浙江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浙江农业大学分院院长。
主要论著
l 丁元树,曾广文.甘薯地上部生长状况与养料的运输.植物学报,1965, 13 ( 1) : 73-81
2 丁元树,王海生.水稻幼穗形成期不同生态条件对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83, 9 ( 1): 17- 28
3 丁元树,王海生. 三熟制早稻施用穗肥研究.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4, 10 (3): 239- 248
4 丁元树,沈学年.论浙江省合理耕作制度的建立.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6, 12 (1): 1-10
5 丁元树. 论浙江省的粮食生产.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87 , 13 ( 1 ) :1- 6
6 丁元树,王人民,陈锦新.稻田年内水阜轮作对土壤微生物和速效养分的影响.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6, 25 ( 3) : 294-330
7 王人民,丁元树,陈锦新.稻田年内水阜轮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中国水稻科学, 1998, 12 (2): 85-91
8 丁元树.浙江省粮食生产的基本对策与途径研究,浙江省粮食生产上新台阶对策.土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49- 61
9 丁元树主编.浙江粮食和吨粮技术.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10 丁元树. 浙江省稻田种植结构调整的实践与思路,浙江农业发展研究(上篇)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肌附: 48-50
参考文献
[1]谢恩光主编.浙江教育名人.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师4: 918
[2]浙江农业大学校长办公室. 学科介绍, 教授名录.杭州:浙江农业大学
来源:路明,过益先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编;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 作物卷 3.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8.12.第417-4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