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661|回复: 9

1977以后毕业当选中科院院士

   火... [复制链接]

5

主题

1

回帖

31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10
发表于 2019-1-20 14: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soh2018 于 2019-1-22 06:22 编辑

数学物理学部
陈十一   力学家  1956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天台县。198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力学系,1984年、1987年分别获北京大学硕士、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北京大学副校长,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湍流理论与计算流体力学方面的工作。利用直接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湍流速度场、被动标量场等相关物理量的标度律和时空结构;与合作者提出映射封闭理论,给出了对流扩散、化学反应湍流系统中的概率密度函数;与合作者一起提出二维湍流中大尺度旋涡形成机理,解释了能量反级串现象;发展了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多尺度混合算法与约束大涡模拟等计算流体力学新方法,这些方法在工程实际中得到了应用。2012年在世界力学家大会做一小时开幕式邀请报告。
励建书   数学家。1959年11月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籍贯浙江萧山。198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83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数学系讲座教授。曾任浙江大学长江讲座教授、香港数学会主席等。
主要从事李群的无穷维表示和自守型理论的研究。把非交换调和分析与自守型的L-函数理论相结合,建立了算术流型的一些重要同调群的非零性;证明了维数不等于3或7时 Thurston关于算术双曲流型的第一贝蒂数的猜想,由此解决了相应的正交群的同余子群问题;构造了典型群的奇异酉表示,并对这些表示作出了刻划和分类;和合作者一起提出和研究了“自守对偶”的概念,并证明了任何 Tempered 表示必为自守表示的极限。曾获得美国 Alfred P. Sloan Fellowship,作1994年国际数学家大会邀请报告。
罗民兴 理论物理学家。1963年6月生于浙江省湖州市。198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90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博士学位。 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量子场论和基本粒子物理理论的研究。通过分析标准模型与相关实验结果,和合作者确定了物理学基本常数弱电混合角和基本粒子顶夸克的质量上限,奠定了精确检验标准模型与探索新物理的基础,同时发现弱强电三种耦合常数在超对称框架下得到统一;证明标准模型中三种重整化方案的等同性,为检验量子规范场论提供了自洽的基础,并与合作者提出了系统分析高精度实验的理论方法;给出的标准模型二阶重整化群方程,被应用于希格斯粒子性质与真空稳定性研究;提出并证明量子色动力学和超对称规范场论的散射振幅递推关系,将递推关系应用于现实物理理论。

景益鹏 天体物理学家。1964年1月生于浙江省绍兴市,籍贯浙江慈溪。1984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物理系,1991年和1992年在意大利高等研究生院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宇宙结构和星系形成的数值模拟、理论研究和观测分析。在数值模拟方面,自主建立了一套针对宇宙高密度区域的多层网格、自适应P3M方法,开展国际领先的宇宙学数值模拟。在理论研究方面,提出描述暗物质内部结构的三轴椭球模型,被观测证实,已被广泛应用于宇宙结构的观测和理论研究。在观测分析方面,提出暗晕占有数模型方法,并首次应用于星系巡天,建立了星系与暗物质分布之间的关系,增进了对宇宙暗物质结构的认识,该方法已成为测量星系周围暗物质分布的标准方法。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两次)等。
陈仙辉 物理学家。1963年3月生于湖南省湘潭县。1982年毕业于宜春学院物理系,1989年在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获硕士学位,1992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超导和关联电子体系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新型超导体,涵盖铜氧化合物、铁基和有机超导体等体系;首次在铁基超导体(常压下)实现40开以上的超导电性,给出了相图及反铁磁与超导电性竞争和共存的证据,发现大同位素效应和磁化率线性温度依赖关系的普适行为;在强关联电子体系中发现多自由度相互作用导致的反常行为;与人合作在黑磷薄层晶体中成功实现场效应晶体管。曾获长江学者成就奖、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马蒂亚斯奖等。
马余刚  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68年3月出生于浙江余姚,籍贯浙江宁海。1989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重离子核物理实验与唯象研究。领导RHIC-STAR中国组研制完成了基于MRPC型的大型飞行时间谱仪,极大提升了STAR探测器的粒子鉴别能力;与合作者发现了首个反物质超核-反超氚核,发现了迄今最重的反物质原子核-反氦4,首次实现了对反物质相互作用的测量,以上成果两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提出了原子核Zipf定律,测量了氩核的量热曲线并系统给出了氩核液气临界现象的实验证据;测量获得了22Mg的高激发态双质子发射的实验证据,提出了利用输运模型研究核反应总截面的新方法,提出了轻核α团簇结构的新探针等。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次)、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全球华人物理与天文学会“亚洲成就奖”等。2015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化学部
麻生明  有机化学家。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65年5月生于浙江东阳。1986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化学系。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0年获该所博士学位。2007-2013年任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特聘教授。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联烯及其类似物化学方面的研究。引入亲核性官能团,解决了联烯在金属催化剂存在下反应活性及选择性调控,为环状化合物的合成建立了高效合成方法学发展了从2,3-联烯酸合成γ-丁烯酸内脂类化合物的方法建立了过渡金属参与手征性中心形成的一锅法双金属共催化的合成方法。同时,实现了同一底物中几种碳-碳键断裂间的选择性调控,提出了杂环化合物的多样性合成方法。
张锁江  化学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64年11月生于河南省林州市,籍贯河南林州。198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1989年在河南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1994年在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离子液体与绿色化工研究。以离子液体为核心,将基础研究和过程开发紧密结合,在构效关系、工程放大和工业应用三方面形成了系统性成果。揭示了离子液体氢键特殊性、网络结构及构效关系,形成了功能化离子液体的设计方法;建立了离子液体传递/反应原位研究方法,阐明了其结构对工程放大的影响规律;研发了系列反应/分离新体系,发展了绿色过程系统集成方法,实现了离子液体的规模制备和多项绿色新技术的工业应用。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侯德榜化工科技成就奖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谢作伟  金属有机化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卓敏化学讲座教授。1964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苍南县,籍贯浙江苍南。1983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化学系,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0年于该所获博士学位(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联合培养)。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碳硼烷、超级碳硼烷、金属碳硼烷及硼化学的研究。提出并发展了过渡金属催化的碳硼烷选择性官能团化的系列方法,揭示了过渡金属和碳硼烷笼原子间的成键特征和反应规律。提出合成超级碳硼烷的理念,并建立了其制备方法,率先研究了超级碳硼烷化学。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化学会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香港裘槎基金会优秀学者奖等。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朱玉贤  植物生理学家 男,1955年12月生,浙江富阳人。1982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1989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武汉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棉纤维发育分子机制和拟南芥干细胞调控茎端根端发育研究和生物学教学。开展棉纤维伸长发育功能基因组研究,揭示植物激素乙烯调控棉纤维细胞伸长的分子机制,为大幅度提高棉纤维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开展雷蒙德氏棉、亚洲棉等二倍体棉花及四倍体载培种陆地棉基因组学研究,诠释乙烯代谢途径在不同棉花基因组中的表达规律。有关棉花纤维细胞发育的基础研究已在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2012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徐国良  分子遗传学家 男,1965年2月生,浙江诸暨人。1985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3年获德国马普分子遗传研究所与柏林技术大学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主要从事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动物基因组中的5-甲基胞嘧啶通过Tet加氧酶的氧化作用转变成一种新的碱基修饰形式,即5-羧基胞嘧啶,提出了TET双加氧酶和TDG糖苷酶介导的氧化碱基切除修复的DNA去甲基化通路。揭示了TET双加氧酶在哺乳动物表观遗传调控中的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入选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曾获得第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创新奖、第三世界科学院2013年生物学奖、2014年度陈嘉庚生命科学奖。
黄荷凤  生殖医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57年9月生于浙江省嵊州市,籍贯浙江临安。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原浙江医科大学),1989年获得妇产科学硕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教育部生殖遗传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主任。
国际上首次提出“配子源性疾病”理论学说,对精/卵源性疾病的代间及跨代遗传/表观遗传机制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针对辅助生殖技术(ART)出生子代近远期健康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ART出生队列和基础研究,创建生殖新技术,提高了试管婴儿安全性,源头阻断遗传性出生缺陷,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先后承担国家863、973、“十二五”科技支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主编中国第一部ART工具书《现代辅助生殖技术》和第一部《ART临床诊疗指南》。2017年被授予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荣誉院士(Fellow Honoris Causa)。
地学部
丁仲礼  第四纪地质学家 1957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嵊县。1982年在浙江大学获地球化学学士学位。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第四纪地质与古气候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兼任国际IGBP-PAGES执委会委员、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理事等。。曾任北京市第十届政协常委、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十一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等。
主要从事第四纪地质与古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对黄土高原的宝鸡、灵台、泾川等剖面作了土壤地层学的系统观察与对比,将中国黄土划分为37个土壤地层单位、110个次级单位。在国际上首次从陆相第四纪沉积中建立2.6Ma以来的地球轨道时间标尺。构建了2.6Ma以来有区域代表性的黄土粒度“集成时间序列”。发现中国北方黄土剖面粒度所记录的偏北和西北向风力强度变化与米兰科维奇周期同相位,尤其是在10万年的偏心率周期上,即冰盛期时风力强度最大。其主要成果均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并得到广泛引用,部分成果还被编入英、美出版的教科书。曾先后获得两项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团中央“中国青年科学家”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个人奖。
彭平安  有机地球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60年11月15日生,籍贯浙江天台。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
长期从事地质体有机质地球化学研究。发现、鉴定卟啉、含硫羊毛甾烷等系列新生物标志物;发展C-S 、C(烷基)-C(芳基)键、C-O键等定量地质大分子研究方法。证明江汉盆地高硫原油来源于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利用定量的有机质生烃模拟体系,厘定中国西部大型气藏的成藏过程并提出高演化阶段成熟度指标。在电子垃圾拆解地发现含溴二恶英污染并为防止重大恶性二恶英污染事件作出贡献;提出的沉积物有机质新分类方案对研究不同碳组分的环境行为有意义。
徐义刚 岩石学家。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66年10月19日生于江苏省常熟市,籍贯江苏常熟。198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94年在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获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地幔岩石学研究。发现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之前的快速地壳穹状隆起,揭示峨眉山LIP的深部结构、地壳穹窿以及火山岩类型空间分布存在协同变化规律,确证其与中-晚二叠世生物灭绝事件同时,为地幔柱影响下固体地球不同圈层的系统行为研究提供了范例。通过重建岩石圈热状态,为华北岩石圈巨量减薄提供了关键证据;厘定幔源岩浆从同位素富集型向亏损型转变是克拉通破坏的重要标志,提出岩石圈减薄的热-化学侵蚀机制。发现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岩源区普遍存在西太平洋俯冲板片组分,阐明大陆板内玄武岩的形成与大洋俯冲的成因联系。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等。

信息技术科学部
王建宇  光电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59年6月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籍贯浙江宁波。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物理系,1987年在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0年在该所获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
主要从事空间光电技术和系统的研究,主持国际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系统的设计和研制,解决了星地量子科学实验中光束对准、偏振保持和单光子探测等多项核心技术难题,确保了星地量子秘钥分发、纠缠分发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等科学实验的完成;提出了超光谱成像与激光遥感相结合的探测新方法,解决了多维遥感探测中信息同步获取难题,主持研制了多种超光谱遥感系统,并产生重大效益;提出了空间远距离激光高灵敏度单元和阵列探测方法,实现了我国激光遥感的首次空间应用。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科院杰出成就奖等。
吴朝晖  计算机应用专家。浙江大学教授、博导。1966年12月出生于浙江温州,籍贯浙江温州。198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系,1993年在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浙江大学校长。
主要从事计算机领域研究。在服务计算方面,提出了复杂服务计算理论模型与方法,主持研制了复杂服务计算支撑平台,产生了重大经济与社会效益。在脑机融合的混合智能(Cyborg Intelligence)方面,提出了混合智能体系结构及脑在回路的信息处理模型;发明了多种脑机间智能交互、融合增强的技术方法,主持构建了听视觉增强的大鼠机器人等原型系统,产生了重要国际影响。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入选2016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
杨德仁  半导体材料学家。浙江大学教授。1964年4月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籍贯江苏扬州。198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系,1991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半导体硅材料研究。提出了掺氮控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直拉硅单晶微缺陷的思路,系统解决了氮关缺陷的基础科学问题,促进了其在国际上的广泛应用;提出了微量掺锗控制晶格畸变的思路,发明了微量掺锗硅晶体生长系列技术,系统解决了相关硅晶体的基础科学问题,实现了实际应用;研究了纳米硅等的制备、结构和性能,成功制备出纳米硅管等新型纳米半导体材料,为其器件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材料基础。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省科技奖一等奖4项等。

技术科学部
陈云敏  土力学与岩土工程专家。浙江大学教授。1962年2月生于浙江温岭市,籍贯浙江温岭。198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1986年和1989年获该校硕士和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软弱土静动力固结、降解固结理论和灾害防控技术的研究。建立了基于结构屈服应力的固结模型及深厚软土地基沉降控制准则;提出了砂性土初始液化强度的剪切波速表征模型,以及相应的地震液化判别方法和处理技术;建立了城市固体废弃物降解压缩本构关系,提出了生化反应、骨架变形、孔隙水气运移和溶质迁移耦合作用的降解固结理论,研发了液气分离立体导排、高效防污屏障等技术,解决了填埋场环境灾害防控难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

滕锦光,  结构工程专家。香港理工大学结构工程讲座教授。1964年3月出生于浙江省永嘉县,籍贯浙江永嘉。198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1990年获悉尼大学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土木工程复合材料结构和钢结构领域的研究。为复合材料-混凝土界面和复合材料约束混凝土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建立了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并开拓了复合材料-混凝土-钢等新型组合结构的研究,大量成果被我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设计规范或指南采用。深入研究了土木工程薄壳钢结构的破坏机理,提出的一系列设计计算方法被欧洲钢结构规范采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际土木工程复合材料学会首枚学会奖章等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

回帖

31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 07: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交大1977毕业本科只有两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

回帖

314

积分

众议员

积分
314
发表于 2019-2-13 11: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7

回帖

635

积分

众议员

积分
635
发表于 2019-2-18 13: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每个学部每两年持续输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1720

回帖

7182

积分

参议员

积分
7182
发表于 2019-2-22 09: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lygxia 发表于 2019-2-18 13:53
希望每个学部每两年持续输出啊

这难度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回帖

52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52
发表于 2019-3-21 13: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发表于 2019-4-27 07:06: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zszszszszszsz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回帖

454

积分

众议员

积分
454
发表于 2019-5-8 10: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母校自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7

回帖

635

积分

众议员

积分
635
发表于 2019-5-30 15: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母校自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520

回帖

3756

积分

众议员

积分
3756
发表于 2019-8-10 15: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化学系无院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国立浙江大学论坛

GMT+8, 2024-10-14 07:47 , Processed in 0.08711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