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浙江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744|回复: 1

浙江大学校史馆展陈大纲 2015-04-09(综合修订)

[复制链接]

154

主题

527

帖子

382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23
发表于 2019-1-14 17: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浙江大学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其前身是创办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1927年,在求是书院的基础上组建了国立第三中山大学。1928年,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改名为浙江大学。抗战爆发后,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学校西迁办学,并在抗日烽火中崛起,赢得了东方剑桥的美誉。1952年院系调整中,学校主体部分发展成为后来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并且都得到了迅速发展。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行实质性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要了解如今的浙大,不可不溯源其昔日历史。

——求是书院至第三中山大学时期
主要讲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的办学情况的展示
  • 以甲午战争、维新变法为社会背景,在林启与廖寿丰的推进下,求是书院正式开学,杭州知府林启兼任求是书院总办。求是书院是在甲午战后维新浪潮中为救亡图存而成立的一所新式学堂,是国人自办的最早的新式高等教育机构。
林启:光绪丙子科进士。1896年调补杭州知府。在任杭州太守时,尤以兴办求是书院、养正书塾、蚕学馆三个重要教育机构为其最大政绩。
  • 廖寿丰为当时浙江巡抚

二、求是书院的办学
宗旨:居今日而图治,以培养人材为第一义;居今日而育才,以讲求实学为第一义。——《奏为浙江省城专设书院兼课中西实学恭折》(1897年)
考试:求是书院实行新的考试制度,考生“先试经义史论时务策”,并规定在校学生于“朔课考试化算诸学,望课考试经史策论”。
师资:劳乃宣(著名音韵学家)、吴震春(著名教育家)、陈大齐(著名心理学家)、许炳堃(著名实业教育家)、章炳麟(清末民初著名思想家、国学大师,曾与蔡元培等合作发起光复会)、张宗祥(著名书法家、学者)、沈尹默(著名书法家、诗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马叙伦(现代著名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此外还聘请外籍教师授课求是书院是全国最早实行选送高材生出国深造的学校之一。

三、国立第三中山大学的成立
  • 为纪念孙中山,国民政府于1927年7月15日,在求是书院校址成立第三中山大学,旋即冠名“国立”,下设工学院、劳农学院(1929年改称农学院)、文理学院。由浙江高等学堂(源于求是书院)学生蒋梦麟担任校长。
由工学院、劳农学院、文理学院组成主要部分
部分知名学生一览
陈独秀太熟了,不介绍了
邵飘萍:著名革命志士,我国新闻事业的先驱者之一。1918年创办中国第一个通讯社——新闻编译社,《京报》的创办人。
马宗汉:著名革命家、辛亥革命先烈。1902年入浙江大学堂,1903年退学。1905年加入光复会,在家乡余姚从事反清活动。1907年,协助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是为辛亥革命的前兆。起义失败后,被清政府杀害。
夏衍:著名作家、电影艺术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1919年在杭州参加五四运动,参与创办进步刊物《浙江新潮》。
还有夏元瑮(近代物理学家、教育家)、何炳松(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郑宗海(著名教育学家)、王国松(著名电机工程学家、教育家)、都锦生(著名爱国工业家)、常书鸿(著名敦煌学家、画家)

——国立浙江大学时期(1928-1949
国立浙江大学是浙江大学百年历史中最为辉煌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讲在战乱中选择西迁办学,浴火锤炼,复原回杭的故事。
一、定名国立浙江大学
1927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令第三中山大学改称国立第三中山大学。1928年2月,大学院令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改称浙江大学;5月,大学院令浙江大学冠名“国立”。
1927年至1936年间,蒋梦麟、邵裴子、程天放、郭任远相继担任校长。
二、国立浙江大学早期发展
国立浙江大学根据社会需求增设系科,注重实验和实践,实行教授治校,一些声望卓著的学者相继来校任教,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在教学、科研、实验等方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优秀师资执教浙大
  • 邵裴子(1884-1968)
著名教育家。求是书院学生。1912年任浙江高等学校校长。1927年任第三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教授、文理学院院长等。1930-1932年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曾担任“民革”中央委员、浙江省主任委员。
  • 苏步青(1902-2003)
著名数学家。1931-1952年任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系主任、教务长。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被誉为“东方第一几何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贝时璋(著名细胞学家,细胞重建理论的创始人)、郭任远(中国现代心理学家)蔡邦华著名昆虫学家)、束星北(著名物理学家)、蔡堡(著名生物学家)金善宝(著名农学家)

三、竺可桢校长时期的国立浙江大学
1936年4月,竺可桢就任浙江大学校长,实行教授治校、民主办学和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使众多知名教授、学者汇集浙江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保存知识和文明的火种,浙江大学被迫西迁,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办学,崛起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
(一)竺可桢出任校长
竺可桢(1890-1974)
我国近代科学家、教育家的一面旗帜,地理学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1936年出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时,宣誓:“余敬谨宣誓,余恪遵总理遗嘱,奉行法令,忠心及努力于本职,余决不枉费一钱,枉用一人,决不营私舞弊,及授受贿赂。如有违背誓言,愿受最严厉之处罚。此誓。”
竺可桢教育名言选摘(做成书本造型)
  • 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
  • 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
  • 科学家的态度,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丝毫不能苟且。
  • 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 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年青人,目光应远大,要有英勇前进无畏的精神,处处应以国家社会为念。

(二)西迁办学艰苦卓绝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保存知识和文明的火种,浙江大学举校西迁办学,行程达2600余千米,历时近九年。这段艰苦卓绝的办学,被彭真委员长誉为“文军长征”。
从1937年11月11日始,初迁浙江建德,二迁江西吉安、泰和,三迁广西宜山,四迁贵州遵义、湄潭。在这期间,酝酿多时的导师制初步形成,浙大师生协助保护四库全书、经历泰和之觞(即竺校长夫人张侠魂与次子竺衡感染病疾,相继病殁),浙江大学确立“求是”校训,谱定校歌,还经受住了疟疾横肆和日军轰炸的洗礼,实现了精神上的浴火重生。从此,求是精神成为浙江大学攀登科学与教育高峰的不竭动力。终于在1940年2月,浙大师生迁到遵义、湄潭等,从此在相对安静的黔北山区,赢得了近七年比较稳定的办学时间。在这里,浙江大学迅速崛起成为一所广受世人瞩目的著名高等学府,以“东方剑桥”之名享誉国际。

确定校训、校歌
1938年11月,在广西宜山竺可桢校长主持下,校务会议决定以“求是”为校训,并聘请著名国学大师马一浮撰写校歌。后又请中央音乐学院应尚能教授为校歌谱曲。
《浙江大学校歌》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
惟学无际,际于天地。
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
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
知其不二兮,尔听斯聪。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
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
习坎示教,始见经纶。
无曰已是,无曰遂真。
靡革匪因,靡故匪新。
何以新之?开物前民。        
嗟尔髦士,尚其有闻。
念哉典学,思睿观通。
有文有质,有农有工。
兼总条贯,知至知终。
成章乃达,若金之在熔。
尚亨于野,无吝于宗。
树我邦国,天下来同。
  • 马一浮(1883-1967)
国学大师。1938年受竺可桢之聘加盟浙大。浙大泰和、宜山办学时期,任浙江大学国学讲座教授。他的课堂讲义被汇集成为《泰和会语》、《宜山会语》。他为浙江大学撰写的浙江大学校歌歌词意旨深邃,影响深远,极其珍贵。他也是引进《资本论》原版的第一个中国人。

(三)东方剑桥
西迁时期的浙江大学,在竺可桢校长的主持下,荟聚众多名师英才。在这期间任教或就学于浙江大学、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师生人数达55人,创造了高等教育史的一大奇迹。
1.名师云集
西迁时期在浙大任教日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及院士的人物有:王淦昌、卢鹤绂、苏步青、陈建功、贝时璋、谈家桢、罗宗洛、蔡邦华、竺可桢涂长望等28位。
3.成果卓越
西迁办学时期的浙江大学,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于人文社科、理学科、工学科、农学科等各方向获得了巨大进步。
  • 1946年浙江大学院系设置
学院
学系
文学院
中文系、外文系、史地系
理学院
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药学系
工学院
电机系、化工系、土木系、机械系、航空系
农学院
农艺系、园艺系、农化系、植病系、蚕桑系、农经系
师范学院
教育系、国文系、英语系、史地学系、数学系、理化系
法学院
法律学系;
医学院
(不分学系)

在西迁办学过程中,浙江大学规模不断扩大。1938年,成立师范学院;1939年,文理学院一分为二,分别成立文学院和理学院,同时成立浙东分校(龙泉分校);1945年,成立法学院;1946年,又成立了医学院。截至1946年初,浙江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文、理、工、农、医、法、师范共7个学院26个学系,具有较高声誉的综合性大学。

4.李约瑟之赞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史专家、前驻华科学考察团团长李约瑟(Joseph Needham)曾多次考察浙江大学,他对浙大在非常艰苦条件下的学术空气之浓、师生科研水平之高十分惊叹,盛赞浙大是“东方的剑桥”。从此之后,浙江大学“东方剑桥”的称誉不胫而走。
  • 李约瑟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文章指出:浙江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
Between Chungking and Kweiyang at a small town called Tsunyi is to be found Chekiang University, one of the best four in china. Housed largely in old and dilapidated temples, there is not enough room for all of it at Tsunyi, so the scientific faculties are situated at of very pretty and very sma11 town, Meitan, some 75 km. away to the east ……
重庆和贵阳之间有一座叫遵义的小镇,那里可以见到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的浙江大学。遵义的房屋不足以容纳整个学校,浙大只能把校舍安排在年老失修的寺庙里,而那些科研人员居住于湄潭——遵义以东75公里处的一个美丽小镇。

(四)战后复员
1945年8月,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彻底胜利。浙大龙泉分校于1945年先期复员回杭,遵义总校则于1946年5月开始分批返杭。至9月,原分散在遵义、湄潭、永兴、龙泉等地的浙江大学各部重新汇集于杭州。
在重建校园的同时,浙大还接收了台北帝国大学。最终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翌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杭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对国立浙江大学实行军事接管。

第三篇:调整发展
——建国后的浙江大学到四校发展时期(1949-1998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1952年浙大经历院系调整,本是同根同源,却被分为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大学四所学校,然而各校继续发扬“求是”传统,形成了以求是创新为价值核心、学科体系和办学特色各异的大学文化。在1998年终得重聚,四校合并。不管局势怎样变化,求是精神永存,这就是浙江大学屹立不倒的根源所在。

一、建国后的浙江大学到四校发展
(一)马寅初出任浙大校长(19498-19515月)
  • 马寅初(1882-1982)
中国现代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家。191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经济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兼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浙江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常委。五十年代提出“新人口论”,对当代中国的人口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1952年院系调整
1952年初,教育部根据政务院提出的院系调整方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规模较大的院系调整。浙江大学部分系科和教师调整到中科院和其他院校,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部分院系重新建校,分别发展成为浙江师范学院、浙江农学院、浙江医学院。
二、调整后四校沿革
(一)浙江大学学校领导体制的变化
1950年
浙江大学暂由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代表中央教育部领导
1953年
浙江大学归属中央高等教育部直接领导
1958年
中央高等教育部将浙江大学下放,归浙江省人民政府领导
1963年
中央批准,浙江大学改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
1978年
国务院批准,浙江大学归属中国科学院和浙江省委双重领导,以中国科学院为主
1980年
国务院批准,浙江大学由中国科学院领导改为教育部和浙江省委双重领导,以教育部为主,仍然是全国重点高等学校
(二)杭州大学历史沿革
浙江师范学院(1952-1958)
杭州大学(1958-1998)

(三)浙江农业大学历史沿革
浙江农学院(1952-1960)
浙江农业大学(1960-1998)

(四)浙江医科大学历史沿革
浙江医学院(1952-1960)
浙江医科大学(1960-1998)

(五)四校典型成果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的师生员工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在动乱中奋斗,仍然取得了一些极为可贵的成果。1978年3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学大会。浙江大学(包括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逾60项成果获重大科研成果奖。

  • 全国科学大会(1978年)
数学在螺杆泵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
船体数学放样
正负法数控绘图
样条曲线拟合与比园弧逼近法数控绘图
320(DJS-8)电子计算机ALCDL语言编译系统
钱塘江河口涌潮及潮夕水力计算的研究
月牙形内加强肋管及无梁岔管
ZP型破乳剂和超高分子量破乳剂UH系列
石煤的成因、性质、开发和利用(石煤综合利用)
小型无油润滑压氧机
扁平绕带式高压容器
旋流板塔
C5烃气液平衡的研究
高压容器的研究及应用¢1010mm氨合成塔断裂力学安全分析
双人双目大物镜可变倍手术显微镜
250万幅/秒高速摄影机
中低频激光振动标准装置测振仪研究
ZZE5310非接触式位移振幅测量仪研究
BID1型20HZ ~5000 HZ 定标用振动台
20吨液压振动台
中频振动标准装置
双水内冷电机的研究
250千瓦2500赫可控硅中频电源的研究
428千伏安超导交流同步发动机
晶体管成套线路保护装置的研制
31千伏高压直流输电的研究
全分子筛吸附硅烷法制取超纯硅的研究
钠质膨润土性能评定
低温多层绝热方法与低温容器
使用石煤与劣质煤的沸腾炉燃烧机理
汽油转子发动机
N101S107型液氮冷冻治疗器及临床应用
气象自动填图仪
光电光波比长仪
论脉状钨锡铍矿床储量予测
2m核爆炸模爆装置
混凝土空心砌块建筑
冷拨低碳钢丝予应力混凝土中小构件
软土地基设计计算理论和施工处理技术
大跨网架屋盖结构的计算方法
在核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厚板动力分析及极限设计

滤波器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高精度算法;
红外线轴探测器——TCL型电子热轴判别机;
09工程配套压缩机;
超大型等离子体显示系统;
低压荧光数码管;
石芯地衣红;
间(对)二甲苯氨氧化催化剂的研制及集团结构适应理论;
农药残留研究;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农药的合成研究;
工业‘废水’污染的防治和综合利用研究;
小麦化学杀雄研究;
早籼‘先锋1号’”;
水稻两段育秧;
粮食自然缺氧保管的研究;
6CR-55型天目牌茶叶揉捻机”;
血红蛋白病研究
在此期间,发明国际上第一台双水内冷发电机、研制我国第一台250万幅/秒高速摄影机、首创硅烷法研制硅单晶,在教材建设、心理学研究、敦煌学研究、核农学研究、特种经济动物研究等方面硕果累累。

三、浙江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后,各校采取了一系列发展举措,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积极稳妥地进行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的改革,大力开展对外交流与国际协作,优先发展重点学科,各显其能,开创了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新局面,并陆续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的“211工程”建设预审。
如浙江大学,理工为主;杭州大学,文理为主、多学科交叉

第四篇:争创一流
——并校后的改革发展新时期
1998-
基本思路:
以中共浙江大学第12次、第13次代表大会为节点,将四校合并以来浙江大学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融合固基;二是改革发展;三是“六高强校”。

一、融合固基
四校合并以来,浙江大学大力推进实质性融合,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中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目标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校合并、一流规划(规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战略谋划着手于建立新的管理体系、组建成立20个学院、凝心聚力 群策群力、成立校友总会、拓展新的办学空间、确立新的教育理念等重大举措
图:紫金港校区规划图
  • 例子:2001年10月15日,学校召开并校后第一次教育工作研讨会
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
培养目标:
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

二、改革发展
结合中共浙江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浙江大学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在教育教学、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步伐;实施“四学期制”、按“大类培养、通识教育与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构建“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新课程体系;实施英才教育;实施大类招生,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导师、学长、班主任和辅导员、楼长”四位一体的引导本科生成长的导师队伍;进行学部制改革;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带头人;实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
成果:
例子:14个一级学科21个二级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7年8月20日,经教育部第三轮国家重点学科评选,浙江大学共有14个一级学科和21个二级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
(表格显示)经审核批准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是:数学、化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管理科学与工程。
▲实施“新星”计划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师资为基”的理念,加大投入,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先后实施了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出国研究专项计划2005年12月,学校设立“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出国研究专项计划(‘新星’计划)”,资助35岁以下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外高水平大学研修2年,积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

三、“六高强校”
结合中共浙江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浙江大学按照“三步走”总体部署,研究解决关系学校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了“六高强校”战略。
加快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
2011年12月9-10日,中共浙江大学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紫金港校区召开。大会提出了“要力争经过三个阶段的努力,到本世纪中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的目标愿景。
第一阶段是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之际,浙江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整体水平全面提升,部分优势学科跻身世界前列,主要办学指标和整体实力初步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第二阶段是再经过15年左右的努力,在中国总体经济实力稳定居世界前列,并全面向现代化国家迈进之际,浙江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更加突出,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显著提升,更多优势学科进入世界前列,主要办学指标和整体实力稳居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第三阶段是再经过15年左右的努力,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际,浙江大学办学声誉获得世界公认,部分优势学科达到世界顶尖水平,主要办学指标和整体实力达到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水平。

图表:“六高强校”战略(培育时代高才、构建学科高峰、打造科研高地、汇聚名师高人、积累文化高度、探索改革高招)
培育时代高才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推动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
▲科研实践训练
浙江大学1998年以来本科生学科竞赛高级别获奖情况
  • 2011年第35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冠军。
  • 机器人世界杯RoboCup仿真救援组冠军;2013年、2014年卫冕机器人世界杯RoboCup小型组冠军;4次蝉联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仿人组冠军。
  • 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中最高奖7项(其中INFORMS奖5项、SIAM奖2项)。
  • 德国红点概念设计竞赛大奖77项。
  •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特等奖9项,一等奖24项。
  •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
  • 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一等奖8项。
  •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8项。
  • 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4项、一等奖9项。
  •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3项,银奖11项。
  • 2014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浙大4位本科生通过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培育完成的“蛇形机器人”获得了金奖。
  • 2014年,浙江大学成功卫冕机器人世界杯足球赛。
  • 在2014年的国际排行中,浙江大学是德国红点设计概念大奖在亚太地区积分排名第一的高校。

▲拓展国际视野
学校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途径。自2002年以来,学校有计划、有规模地派遣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和联合培养,迄今已与32个国家的140余所著名大学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累计派出12600余人次。

▲推进创业教育
学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30多门,提供创业扶持资金660多万,扶持创业项目50多个。据2014年5月22日“人民网”《75所部属高校2013年就业排行榜之创业篇》公布的统计数据,浙江大学本科生创业率达到4.16%,位列全国高校首位。
  • 例子:2014年,浙江大学学生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8项金奖,位列全国首位。
  • 2014年9月18日《纽约时报》在对阿里巴巴上市的报道中指出:“浙江大学,中国最顶尖的高校之一,已经成为本地的高科技创业企业的苗圃,众多企业在浙大积极招募毕业生。把众多创业公司集聚在一个屋檐下的创业孵化器,在杭州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
Zhejiang University, one of the nation’s top-rated schools, has become something of a feeder farm for local high-tech firms that aggressively recruit graduating seniors. Incubators, which bring together a number of start-ups under the same roof, are also popping up around the city.”
▲提升学术影响力
根据2014年9月12日ESI最新排名,浙江大学进入世界前1%的学科数达到17个。其中,6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00位。
        4个学科进入全球前50位:化学/材料/工程/农业
6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00位:化学/材料/工程/农业/数学/计算机
得分位次进入前5%的学科:
生态学、软件工程、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得分位次进入前10%的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电气工程、中国语言文学、土木工程、外国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数学、农业工程、物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园艺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
▲发展新兴交叉学科
汇聚名师高人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师资为本的理念,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大战略,不断深化用人制度改革,注重引进与培养学术帅才,建设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加强院士和后备队伍建设以及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和考核。同时,开拓渠道,面向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推进教师队伍国际化进程,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优化、配置合理、富有创新精神、接轨国际一流教学科研需要的教师队伍。

学校教师队伍高层次人才及团队一览
高层次人才及团队
在校人数/团队数
中国科学院院士
12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
16人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69人
文科资深教授
7人
“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首席科学家
36人
“青年千人计划”学者
49人
“长江计划”特聘(讲座)教授
97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02人
浙江省特级专家
34人
求是特聘学者
134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和教育部创新团队
25个
教育部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10人
注:本表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14年12月31日。
触摸屏:
1.诺贝尔奖得主受聘浙江大学名誉教授名单
2.在校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名单


    • ▲传承求是文脉
  • 浙江大学“重走西迁路——浙江大学求是精神主题教育活动”获教育部2010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
  • 求是书院文化元素建筑群功能集学术讲座、校史展示、文化表演、校务活动、学术交流等多种用途于一体,是校园内体现浙江大学历史文化传承的特定文化符号。图为求是书院文化元素建筑群入口效果图。
  • 2013年5月21日,建校116周年之际,浙江大学西迁办学纪念碑亭在紫金港校区北山南坡落成。
繁荣校园文化
  • 书记有约
  • 校长有约
  • 2013年6月起,学校陆续推出包括“浙大欢迎您”、“浙大祝贺您”、“浙大祝福您”的暖心工程。
  • 浙江大学每年评选并表彰优秀学生。
  • 学校自2008年以来,每年邀请校友和公众同赏“大学之声——浙江大学新年音乐会”
  • 学校自2011年启动“新生之友”寝室联系制度以来,每年“新生之友”覆盖所有新生寝室。
  • 2014年,浙江大学推出首届学生节,以“健康、快乐、成长、梦想”为主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求是学子风采。
  • 阳光长跑
▲启动国际高水平优秀青年人才引进计划(百人计划
2014年5月,学校启动国际高水平优秀青年人才引进计划——“百人计划”,借鉴国际高水平大学教师聘任的学术标准和程序,采用国际通用的人才引进和评估办法,试行教师长聘制(Tenure-Track)和国际化评估。
首批到岗的4位“百人计划”学者(表格)
化学系孔学谦,机械学院尹俊、控制系倪东和医学院李相尧。
▲共建舟山校区
2012年6月10日,浙江大学和舟山市人民政府在杭签订协议,双方将建以海洋教学与科研为特色的浙江大学舟山校区(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努力打造高水平海洋科教基地和海洋人才高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3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0
发表于 2019-5-3 19: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详尽,发展脉络清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国立浙江大学论坛  

GMT+8, 2024-3-29 19:12 , Processed in 0.09434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