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浙江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7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大教授:北京新发感染确实猛,但......

[复制链接]

379

主题

681

帖子

4056

积分

参议员

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Rank: 127

积分
40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6-15 11:2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0年06月15日 11:20:04
来源:王王王立铭


【浙大教授:北京新发感染确实猛,但无限度升级管控措施是没有道理的】新冠防控措施不应该盲目扩大化 北京这一波新发感染确实势头相当猛,而且因为传播链条不清,确如中央领导所说“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严格管控快速反应都是应该而且必须的。 但是我认为在溯源研究正在进行,尚未有定论的时候,无限度升级管控措施是没有道理的。
不是说什么时候都应该搞“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的逻辑。 我们就说三文鱼吧。在官方还没有正式发声时,新发地市场老板接受采访时一句“切三文鱼的案板检测阳性”瞬间把三文鱼,特别是进口三文鱼推到了风口浪尖,即便一天之后官方发声,明确京深海鲜市场三文鱼产品和相关工作人员检测无一新冠阳性,即便很快不少科普讨论说明海鲜被新冠感染的概率几乎不存在,也没有挡住全国各地强制下架三文鱼,人人谈三文鱼色变的现象。
现在这一波未平,不少“专家”又把目标扩大到了所有的进口农产品,甚至是所有的冰鲜运输食品,我很好奇这样做的意义在哪里? 我们从纯粹的理论探讨上说,在新发地聚集感染的传播链条没有明确之前,各种可能性确实都是理论上无法完全排除的。
但是这些可能性到底多大,是不是大到有采取现实强制措施的程度,还是小到根本没有什么现实意义,这件事是不是也应该纳入考虑范围?就拿三文鱼来说吧,是,理论上说,是不是进口三文鱼的生产者感染了,然后打了个喷嚏包装袋上有,然后深度冷冻长期存活到了新发地,然后恰好切肉师傅摸了鱼然后自己掏了下鼻孔然后感染了。。。对,理论上是有这个可能性,别的进口农产品,国内的冰鲜产品也有可能。毕竟科学上说病毒可以是有可能在物品外表面存在一段时间,科学上说深度冷冻下病毒存活时间是会显著延长。
但是如果纠结于这种仅仅理论上的可能性,却无视目前三文鱼相关链条已经进行了全面检测没有发现病毒的事实,那我也可以类比一下,理论上新发地也可能是这样感染的:一个欧洲乘客坐飞机从欧洲某城市去东京,飞过北京上空正好去飞机卫生间方便了一下,飞机马桶抽了一下压缩以后储存,但是出现了泄露(这是个常见问题),带病毒的排泄物颗粒掉到了新发地市场。这个可能性我看不比三文鱼链条被污染的可能性小,特别考虑三文鱼已经接受大范围检验都阴性的事实。那我们怎么办?从此封锁北京的空域,或者取消飞机卫生间?

这个故事当然就是一个笑话。但我在这里想说明的是,在溯源工作没有明确结果的时候,对爆心新发地市场进行深度采样研究和消杀,和相关密切接触人群进行排查隔离,都是非常合理的。但是这个时候没有道理根据传闻臆测就无限升级各种打击措施。特别是从科学上说,想要提出一个可能性很容易,想要100%彻底推翻一个可能性却往往很困难,这样一来,但凡有专家在公开媒体上把危险往某种可能性上多走一步,往往是没有什么办法收回的,只能任凭恐慌和过度管控自行升级。这不光是会严重误伤大量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问题,这本身,也是和我们需要常态化管控新冠,尽量避免管控措施对社会经济造成休克性影响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责任编辑:谢廖沙 PN2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国立浙江大学论坛  

GMT+8, 2024-4-20 15:22 , Processed in 0.07774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