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hzkjdx 发表于 2019-3-18 08:35:16

中科院上海分院浙大毕业院士校友

数学物理学部
谷超豪
(1926.05.15-2012.06.24),数学家,浙江温州人。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59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复旦大学教授、数学研究所所长。曾任中 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又 致力于大学的行政领导工作,均取得重要成就。 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齐性黎曼空间、无限维 变换拟群、双曲型和混合型偏微分方程、规范场理论、调和映照和孤立子理论等方面取得了系 统、重要的研究成果。创建了高维、高阶混合型方程的系统理论。在规范场的数学结构、高维时空的孤立子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胡和生
  (1928.06.20— )女,数学家,上海市人。1952年浙江大学数学系研先生毕业。复旦大学教授,原中国数学会 副理事长、上海市数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微分几何研究,作出一系列重要贡献。早期研究超曲面的变形理论、常曲率空间的特征等问题,发展和改进了著名数学家的工作。在黎曼空间运动群 方面,给出了确定黎曼空间运动群空隙性的—般 力法,解决了持续60多年的重要问题。对有质量 规范场的存在性问题、团块现象和球对称规范势 的决定等问题,都取得难度大、水平高的重要成 果。在调和映照和曲面论的研究中,发展了孤立 子的几何理论。
马余刚
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68年3月出生于浙江余姚,籍贯浙江宁海。198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重离子核物理实验与唯象研究。领导RHIC-STAR中国组研制完成了基于MRPC型的大型飞行时间谱仪,极大提升了STAR探测器的粒子鉴别能力;与合作者发现了首个反物质超核-反超氚核,发现了迄今最重的反物质原子核-反氦4,首次实现了对反物质相互作用的测量,以上成果两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提出了原子核Zipf定律,测量了氩核的量热曲线并系统给出了氩核液气临界现象的实验证据;测量获得了22Mg的高激发态双质子发射的实验证据,提出了利用输运模型研究核反应总截面的新方法,提出了轻核α团簇结构的新探针等。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次)、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全球华人物理与天文学会“亚洲成就奖”等。2015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景益鹏
天体物理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64年1月生于浙江省绍兴市,籍贯浙江慈溪。1984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物理系,1991年和1992年在意大利高等研究生院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宇宙结构和星系形成的数值模拟、理论研究和观测分析。在数值模拟方面,自主建立了一套针对宇宙高密度区域的多层网格、自适应P3M方法,开展国际领先的宇宙学数值模拟。在理论研究方面,提出描述暗物质内部结构的三轴椭球模型,被观测证实,已被广泛应用于宇宙结构的观测和理论研究。在观测分析方面,提出暗晕占有数模型方法,并首次应用于星系巡天,建立了星系与暗物质分布之间的关系,增进了对宇宙暗物质结构的认识,该方法已成为测量星系周围暗物质分布的标准方法。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两次)等。
化学部

戴立信
(1924.11—)化学家,北京人,中共党员,1942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1943年转学至浙江大学,1947年于浙江大学理学院毕业,后在上海钢铁公司等单位工作,任工程师,科长等职。1953年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 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元素有机化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早期从 事金霉素的化学研究,包括提取、部分合成等。六十年代研究有机硼化学,诸如a ,b -不饱和醛酮的硼氢化反应,高级硼烷的衍生化反应,碳硼烷的合成及转化等和一些国防科技项 目。八十年代以后的工作多在有机合成、金属 有机化学,特别侧重于通过金属有机化学的不 对称合成等。这方面的工作有:环氧醇的开环 反应的研究及用于氯霉素的不对称合成,用于三脱氧氨基己糖全部家族成员的不对称合成等;铑催化的芳基乙烯的不对称硼氢化反应;具有C2对称性的氮配体,手性双齿配体的合成:钯催化的手性吗啉衍生物的合成;杂原子 导向的、钯催化新的选择性、温和羟氯化反应 以及高碘化合物的多项新合成方法学研究。立 体选择性地合成官能化的环氧化合物和氮杂环 丙烷化合物等。有译著《有机化学中的立体化 学》等多本,编著《有机化学战略研究调查报告》及《有机合成化学进展》两书,并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八十多篇。已培养了十一名博士,十二名硕士研究生。
陆熙炎
  (1928.08.29—)有机化学家,江苏苏州人。1951年浙江大学化学系毕业。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兼职教授。曾任《中国化学》主编。五十年代从事链霉素的研究,在国内首先分离纯化制得盐酸链霉素录化钙复盐结晶;六十年代初参加了牛胰岛索A链全合成的早期工作。从事萃取剂 P-204工业合成方法研究获得成功,是1982年国家自然科 学二等奖的获奖人之一。研制成功光学仪器防 霉剂SF-501,是国家发明二等奖的获奖人之一。七十年代末研究金属有机化学,从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基元反应发展新的有机合成反应,二十年来发现了一些有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的反应,九十年代以来,研究以炔烃衍生物为原料的合成反应,是1991,1997年两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壹等奖的项目主持人,现从事二价钯催化下烯偶联反应及有关基元反应的研究。
苏元复
  (1910.04.19—1991.06.17)化学工程学家,浙江海宁人。193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1937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硕士学位。华东化工学院教授、副院长、化学工程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液液萃取理论及应用。曾深入研究液滴传质理论,提出了水相中含少量杂质或添加表面活性剂时滴外传质系数的表达式;肯定了醚类—水混又考虑返混的萃取塔复合模型;首创了两种新型的高效萃取塔。还特别注重用萃取方法解决中国丰富资源的利用、节能和环境保护中的实际问题,如:研究从麻黄草提取麻黄素、从发酵液提取柠檬酸,其成果已应用于生产;提出了从纤维硼镁矿制取硼酸、硼砂以及从磷矿制取磷酸和磷钾复合肥料的新工艺。
吴浩青
(1914.04.22—2010.7.18)化学家,江苏宜兴人。193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复旦大学教授。对电池内阻测量方法做过重要改进。对中国丰产元素锑的电化学性质做过系统研究,利用微分电容—电势曲线确定了锑的零电荷电势为-0.19±0.02伏, 校正了文献数据并得到国际公认。在应用研究中作出不少成果,如为储备电池的生产提供了有关氟硅酸的电导率与其浓度关系的数据;研制了数字地倾斜仪中传感器用的电解液和飞行平台上用的电导液等。在高能电源理电池(Li/CuO 电池)的研究中提出了颇有创见的嵌入反应机理,确认阴极反应是锂在氧化铜晶格中的嵌入反应,达到一定的嵌入度后可引起氧与铜间键的断裂而析出金属铜,修正了前人的观点并得到国际上的确证。
麻生明
  (1965.05.29—)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65年生于浙江东阳。1986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化学系。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0年获该所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联烯及其类似物化学方面的研究。引入亲核性官能团,解决了联烯在金属催化剂存在下反应活性及选择性调控,为环状化合物的合成建立了高效合成方法学;发展了从2,3-联烯酸合成γ-丁烯酸内脂类化合物的方法;建立了过渡金属参与手征性中心形成的一锅法双金属共催化的合成方法。同时,实现了同一底物中几种碳-碳键断裂间的选择性调控,提出了杂环化合物的多样性合成方法。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黄荷凤  
  生殖医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57年9月生于浙江省嵊州市,籍贯浙江临安。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原浙江医科大学),1989年获得妇产科学硕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教育部生殖遗传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主任。
国际上首次提出“配子源性疾病”理论学说,对精/卵源性疾病的代间及跨代遗传/表观遗传机制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针对辅助生殖技术(ART)出生子代近远期健康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ART出生队列和基础研究,创建生殖新技术,提高了试管婴儿安全性,源头阻断遗传性出生缺陷,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先后承担国家863、973、“十二五”科技支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主编中国第一部ART工具书《现代辅助生殖技术》和第一部《ART临床诊疗指南》。2017年被授予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荣誉院士(Fellow Honoris Causa)。

徐国良
分子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1965年2月生于浙江诸暨市,籍贯浙江诸暨。198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生物系,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硕士学位,1993年获德国马普分子遗传研究所与柏林技术大学博士学位。 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动物基因组中的5-甲基胞嘧啶通过Tet加氧酶的氧化作用转变成一种新的碱基修饰形式,即5-羧基胞嘧啶,提出了TET双加氧酶和TDG糖苷酶介导的氧化碱基切除修复的DNA去甲基化通路。揭示了TET双加氧酶在哺乳动物表观遗传调控中的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入选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曾获得第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创新奖、第三世界科学院2013年生物学奖、2014年度陈嘉庚生命科学奖。
沈允钢
  (1927.12.02—)植物生理学家,浙江杭州人。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化学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50年代,进行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转化的研究,证明β-淀粉酶可通过迅速分解 引子淀粉而影响磷酸化酶合成淀粉的能力,否定了国外文献中认为有直接抑制作用的观点;60年代,开展光合作用机理的研究工作,发现了光合磷 酸化过程中高能中间态的存在,提出高能中间态 有多种存在形式及偶联因子的变构不同会影响高能中间态的散失和偶联效率。其后又进一步研究能量转化功能与膜结构的关系,光合机构的运转及其调控等,观察到腺三磷供应常是光合作用限制因素,提出了改进措施可供应用。
陈宜张
Chen Yizhang
  (1927.09.28—)神经生理学家,浙江省慈溪人。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1951年9月至1953年3月在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生理教研室作高级师资进修员;1962年9月至1963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中枢神经生理研究室进修。1953年起历 任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生理教研室助教,讲师, 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神经科学研究所所 长;上海市四届科协委员,上海市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神经科学学副理事长,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生理学报副主编,中国神经科学杂志主编等职。50年—60年代主要从事中枢神经 生理研究,曾发现单个电刺激可使幼兔大脑皮层 树突电位长时间易化;1958年前后参加烧伤后输液的实验研究,提出了与当时通用的 Evans公式不同的观点,对指导临床输液有一定意义;80年代迄今,提出了下丘脑及边缘系统参与针刺镇痛 的设想,并发表了支持上述假说的实验资料,特 别是下丘脑—中脑相互连接的意义;阐明了下丘脑室旁核在损伤性应激反应中的作用以及脑内氨基酸和下丘脑神经肽与心理应激的关系。8O年代 以来,他首先在国际上提出了糖皮质激素作用于 神经元的非基因组机制或膜受体假说。这一假说 对于甾体激素对神经元快速作用提出了新的解 释。这是对传统的甾体激素作用的基因组机制或 细胞内受体学说的一个重要补充与挑战。现已在 电生理学,生物化学及形态学三方面获得大量证 据。近年来,又进一步发现甾体激素对神经细胞的分泌也有快速的非基因组机制作用,对其重摄取谷氨酸则有快速的非基因组的促进作用;并研 究了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过程。自1980年以来曾在 五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1997年在第33 届生理学大会上主持了“甾体激素的快速、非基 因组作用”的专题讨论会。美国教援Conn主编的 神经科学方法第十一卷约请他撰写了题为“神经 元膜上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专门一章,部分实 验结果已被Browm教授 主编的“神经内分泌学导 论”(1994年)一书所重点引用,也被Wilson和 Foster合编的国际权威著作“Williams内分泌学 教科书”(1992年)第八版所引用。有两篇论文发 表后巳被国际文献引用达80余次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文献。主编了“神经系统电生理学”,“分子神经生物学”等六本专著。近20年来,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三等奖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一项。
姚 錱
  (1915.10.18—2005.11.4)实验生物学、肿瘤生物学家,江苏常熟人。193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系。1949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 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实验肝癌和人体肝癌研究,建立了肝癌模型,发现化学物质诱发肝癌的发生率和肝癌组织学类型的性差别与营养因素有关。他和合作者建立了甲胎蛋白分离提纯和免检 测方法,首先用于普查,为早期发现肝癌作出了贡献,并发现人体肝癌细胞还具有一种新的膜相关胚胎抗原。组织和主持了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 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了具有较好选择性的抗人肝癌单抗,经用放射性碘标记后,已成功地 用于临床肝癌患者定位诊断和治服疗。开展对小 鼠胚胎癌细胞和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建立了许多细胞系和克隆株,进行体外诱导分化和转基因等研究。最近,作为异种移植的基础工作,他和同事们正致力于猪胚胎干细胞的建系研究。
施教耐
  (1920.11.29—)植物生理学家,福建晋江人。194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在光合碳代谢中关键酶的结构功能和调节特性的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在植物酶的调节机理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指出油料籽实中HMP途径的增强,三羧酸循环和乙醛酸循环间的消长在脂肪酸合成中有着重要意义,并首次报道油菜籽实中有一内源抑制剂对HMP途 径起着调节作用;在C4植物PEP羧化酶结构与功 能研究中,证明酶存在着多构象状态并对酶的二级结构特性、亚基的空间排布、亚基的解离聚合以及酶的多调节位点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成功地筛选出两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
施履吉
  (1917.10.26—2010.12.14)细胞生物学家,江苏仪征人。1940年获浙江大学园艺系学士学位。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动物系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用高精度、高灵敏度定量定位法证实胚胎发育双梯度的理论,从而结束了实验胚胎及化学胚胎学术界的长期争论;是国际上最早发现细胞质内DNA科学家之一;首先用受精卵作DNA受体细胞进行高等动物的遗传转化和探 讨DNA的作用,为高等动物遗传转化打下基础, 并首先发现分离染色质可以形成细胞核,开辟了 一条研究领域;1985年提出以动物个体尤其乳腺 作为生物工程发酵罐并与其合作者获得了转基因动物;与合作者对染色体关键元件—着丝粒进行系列研究获得其DNA。曾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北京生物学实验中心。
张友尚
  (1925.1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1925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有:重合成天然胰岛素的分离、纯化与结晶。利用酶促合成方法合成胰岛素类似物,有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BIOCHEM. J杂志上,应邀在生物化学动态上发表了酶促合成的综述;用啤酒酵母和甲醇酵母表达人胰岛素,前者获国家专利,后者申请国家专利及欧洲专利;利用酵母表达和酶促合成得到了单体去四肽胰岛素。单体胰岛素前提为首创,已获国家专利,单体胰岛素为第二代胰岛素;利用酵母系统表达人胰岛素突变体。
技术科学学部
邹元燨
  (1915.11.12—1987.03.20)冶金和材料科学家,浙江平湖人。193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47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 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员、名 誉所长。50年代初他和周仁合作对包头含氟稀土铁 矿高炉冶炼中氟的行为和冶炼过程进行了研究,解决了含氟铁矿高炉冶炼问题,使包钢得以投入全面开发。1957年他承担了攀枝花铁矿冶炼试验任务,在国际上首先采用钒钛铁矿高炉冶炼新工艺,实现 了风口喷吹新技术。60年代后致力于半导体材料和 有关高纯金属镓、磷、砷等,为我国高纯金属研究和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致力于砷化镓材料质量 的提高及缺陷研究,用物理化学观点研究结构缺陷,提出砷化镓结构缺陷模型的新理论。
支秉彝
  (1911.09.28—1993.07.24)电信工程和测量仪器专家,江苏泰人。193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40年毕业于德国莱比锡大学物理学院研究院,获博士学位。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总工程师、所长、名誉所长。参加了我国第一个十二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的制订工作,提出的建议对仪器仪表工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57年 从事锰铜电阻元件老化处理的研究,解决了国产锰 铜的质量问题。负责电表三大关键元件(宝石、轴 承、油丝)的质量攻关,组织研究了游丝的制造工艺和性能测试设备,制定了质量标准,提高了电表的精度和稳定性,为建立中国的计量标准做出了贡献。在国内首先组织仪表数字化的研究,为数字仪表在国内获得普遍的推广应用做出了贡献。1976年开始进行见宇识码汉字编辑方法的研究和试制。

信息技术学部
王建宇
  
 光电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59年6月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籍贯浙江宁波。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物理系,1987年在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0年在该所获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空间光电技术和系统的研究,主持国际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系统的设计和研制,解决了星地量子科学实验中光束对准、偏振保持和单光子探测等多项核心技术难题,确保了星地量子秘钥分发、纠缠分发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等科学实验的完成;提出了超光谱成像与激光遥感相结合的探测新方法,解决了多维遥感探测中信息同步获取难题,主持研制了多种超光谱遥感系统,并产生重大效益;提出了空间远距离激光高灵敏度单元和阵列探测方法,实现了我国激光遥感的首次空间应用。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科院杰出成就奖等。
干福熹
Gan Fuxi
  (1933.01.03—)男,1933年生。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59年获原苏联科学院副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教授、先进光子学材料和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上海科学技术协会荣誉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名誉理事长。   长期从事光学和激光材料、非晶态物理、光电子技术、特别是光存储技术的研究,是我国该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他主持过多次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国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曾获得中国科学院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以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特等奖。199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和技术进步奖。2001年获国际玻璃协会主席奖。在国内外杂志上公开发表了500余篇文章,出版专著十余本,主编十余本国际会议论文集。是我国第一批光学和材料学两个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已培养60多名博士生。曾连任两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988~1999)。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关心和研究中国古代玻璃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致力于我国古代玻璃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多次主持召开有关中国古代玻璃国内和国际学术研讨会。曾两次担任国际玻璃协会执委会委员。曾任“光学材料”、“非晶态固体”、“纯粹和应用光学”、“现代光学”等6个国际期刊的编委。是美国光学学会和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的资深会员(Fellow),国际玻璃考古专业委员会委员。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zjstm 发表于 2019-5-1 21:17:55

新一代的好像都是老杭大毕业生,也是厉害的,老浙大的也要加油

turenid 发表于 2019-5-8 16:13:58

为母校自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科院上海分院浙大毕业院士校友